[发明专利]一种带嵌入式锚固装置的FRP筋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5944.3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顺;柯研;朱宏平;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孔娜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锚固 装置 frp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带新型嵌入式锚固装置的FRP筋及其应用方法。FRP筋的两端设置有新型嵌入式锚固装置,其材料为FRP纤维布,将FRP纤维布的前端卷曲形成套管,并将套管和FRP筋端部粘接起来,随后将FRP纤维布的后端拧成束状,并采用固定绳缠绕定型,以此形成锚钉,套管和锚钉形成夹角θ。将带有该锚固装置的FRP筋嵌入待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中后,锚固装置可有效避免FRP筋端部在梁受力过程中发生剥离破坏,进而提高待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带有新型嵌入式锚固装置的FRP筋在混凝土梁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本发明,可提高FRP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工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新型嵌入式锚固装置的FRP筋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FRP(即Fiber-Reinforced Polymer,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耐腐、轻质、高强、施工便捷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及其它结构的加固中。目前,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有两种方法,外贴法和嵌入法。其中嵌入法除保留了外贴FRP加固技术的高强、高效、耐腐蚀等优点之外,还具备一个突出的优点:嵌入式FRP能达到的有效应力比外贴FRP的要高得多。此外,嵌入法在抗冲击性、耐久性、防火性和施工简易性等方面都要比外贴法更加优越。
即使嵌入式FRP与混凝土结构有着较高的粘结效率,在嵌入式FRP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中,剥离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剥落或FRP-混凝土界面剥离)依然时有发生,成为了制约进一步提升嵌入式FRP筋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效率的重要因素。
为了预防嵌入式FRP筋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发生端部剥离破坏导致梁承载能力降低,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了不同的端部锚固方法,其中又以外贴FRP U型箍最为常见。但是也有部分试验研究表明,在嵌入式FRP 筋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系统中,端部FRPU型箍虽然能成功抑制混凝土保护层剥落破坏,但破坏模式易转化为端部FRP筋剥离破坏(从混凝土保护层中“拔出”)。这主要是因为在嵌入式加固系统中,嵌入钢筋混凝土梁的FRP筋不能与外贴的FRP U型箍直接相连,而是通过混凝土保护层相连,因此强度相对较低的混凝土保护层成为了易破坏部分,FRP筋很可能从混凝土保护层中“拔出”。此时,增加FRPU型箍用量对加固梁承载力的提升较为有限,且会显著提升加固成本。因此,本发明研发了一种基于嵌入式 FRP筋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新型嵌入式端部锚固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新型嵌入式锚固装置的FRP筋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对其关键组件锚固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锚固装置与FRP筋紧密结合并嵌入钢筋混凝土梁中,避免FRP筋的端部剥离破坏,从而提升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新型嵌入式锚固装置的FRP筋,该FRP筋两端设置有锚固装置,其中,
所述锚固装置的材料为FRP纤维布,该FRP纤维布的前端卷曲成形形成一个套管,FRP纤维布的后端拧成束状,并采用固定绳缠绕定型,以此形成锚钉,所述套管和锚钉形成夹角θ;
将所述带有新型嵌入式锚固装置的FRP筋嵌入待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中后,所述锚固装置避免FRP筋端部在梁受力过程中发生剥离破坏,进而提高待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
进一步优选地,FRP筋及锚固装置的材料均为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芳纶纤维增强聚合物、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中的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套管套在所述FRP筋两端时,通过粘结剂实现所述套管和FRP筋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粘结剂优选为工程结构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角θ的范围为4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5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