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生物砾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4948.X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7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英;曲金星;陈仕国;魏雅娟;宋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纪志超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生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生态驳岸构筑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坡度为30°~40°的驳岸上,将装有微孔生物砾料的固定网套铺设在驳岸上,铺设厚度为50~70 cm;将水域中底泥铺设在所述固定网套之上,底泥铺设的厚度为5~10 cm;
或在坡度大于40°的驳岸上,通过打桩的方式将装有微孔生物砾料的固定网套填充在驳岸上,固定网套埋入地下的深度为不小于1 m,固定网套的直径不大于0.5 m;将水域中底泥铺设在所述固定网套之上,底泥铺设的厚度为5~10 cm;
或在坡度大于40°的梯形驳岸上,将装有微孔生物砾料的固定网套铺设在岸坡平缓坡脚处,铺设厚度为50~70 cm;将水域中底泥铺设在所述固定网套之上,底泥铺设的厚度为5~10 cm;
所述微孔生物砾料由原料经生物挂膜得到;所述原料由微孔矿物砾料母球和混合粉体组成;
所述微孔矿物砾料母球由以下组分组成:
粉煤灰 80 wt%~85 wt%;
水泥 5 wt%~10 wt%;
脱硫石膏 2 wt%~4 wt%;
生石灰 2 wt%~4 wt%;
水玻璃 2 wt%~4 wt%;
增孔剂 2 wt%~4 wt%;
所述微孔矿物砾料母球中的所有组份用量之和为100%;
所述微孔矿物砾料母球和混合粉体的质量比为9:1;
所述微孔生物砾料的粒径为18~25 mm,孔隙率40%,比表面积10 m2/g;
所述混合粉体由以下组分组成:
粉煤灰 75 wt%~85 wt%;
水泥 5 wt%~7 wt%;
脱硫石膏 2 wt%~4 wt%;
生石灰 2 wt%~4 wt%;
含微量元素的金属盐 0.3 wt%~0.7 wt%;
水玻璃 1 wt%~2 wt%;
增孔剂 3 wt%~5 wt%;
所述混合粉体中的所有组份用量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矿物砾料母球中的增孔剂选自膨胀珍珠岩粉、聚苯乙烯、PMMA微球、双氧水和铝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混合粉体中的增孔剂选自膨胀珍珠岩粉、聚苯乙烯、PMMA微球、双氧水和铝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微量元素的金属盐包括FeCl2·4H2O,NiCl2·6H2O和CoCl2·6H2O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生物砾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微孔矿物砾料母球和混合粉体混匀,得到复合砾料;
B)将所述复合砾料、微生物菌群和益菌物质混合,在25~30℃、pH值为7.5~8.5的条件下进行生物挂膜,得到微孔生物砾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群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制备:
将筛选后的原生态微生物与反硝化聚磷菌在底泥中25℃下联合培养不少于48 h,得到微生物菌群;
所述微生物菌群中,PO占聚磷菌的38 wt%~42 wt%,PON占聚磷菌的35 wt%~39 wt%,PONn占聚磷菌的17 wt%~21 wt%,N/P为4:1,pH值为8~8.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菌物质包括枯草芽孢杆菌HS-A38、植物乳杆菌HS-R9和胶红酵母菌HS-J4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49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