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加工用放置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3435.7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6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燕 |
| 主分类号: | B65D25/24 | 分类号: | B65D25/24;B65D25/02;B65D81/26;B65D6/08;B65D6/34;B65D25/20;B65D81/18;B65D25/5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晋圣智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工用 放置 | ||
本发明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纺织加工用放置架,针对传统纺织加工的放置架大多结构较为简单、对物料的存放较为简陋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底部四角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走轮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环形托板,且环形托板的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架体的两端圆心处焊接有同一个固定立柱,所述固定立柱的内部开有输气腔。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空气处理机构,能够利用干燥剂包以及滤芯,对架体内的空气进行干燥以及过滤处理,进而为放置物料提供良好的存储环境;通过设置的纵杆、环杆以及通气孔之间相互配合,有效提高放置板的通透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物料的存储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加工用放置架。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
在防止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放置架,对物料进行存放处理,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4868174的专利,提供一种纺织加工用放置架,包括底座,底座下端面设置有滑轮,滑轮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端面设有弹簧,弹簧下端设有底板,底板通过弹簧与底座相连接,底板上端固定有连接绳,底座左端面通过螺钉固定有中空柱,中空柱左端面设有卡块,卡块与连接绳相连接,底座上端焊接有支板。但是上述专利的结构较为简单、存放的物料与外界环境是直接接触的,其不仅容易受潮,而且容易落上灰尘,存储环境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传统纺织加工的放置架大多结构较为简单、对物料的存放较为简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纺织加工用放置架。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纺织加工用放置架,包括底部四角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走轮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环形托板,且环形托板的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架体的两端圆心处焊接有同一个固定立柱,所述固定立柱的内部开有输气腔,且固定立柱远离放置板的一端圆周外壁均开有与输气腔相连通的气孔,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交错分布的纵杆以及环杆,且纵杆、环杆以及放置板构成空腔端,所述空腔端的内壁均开有通气孔,所述放置板的圆周外壁均开有弧形环槽,且架体靠近弧形环槽的一端均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弧形环槽滑动连接的滑珠,所述架体的一侧安装有空气处理机构。
优选地,所述放置板与环形托板的相对一侧分别开有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且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磁环一和磁环二,所述磁环一与磁环二之间相互排斥。
优选地,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边缘处均焊接有围边,且放置板的圆心处焊接有与固定立柱转动连接的套筒,所述放置板与环形托板的相对一侧均开有环形槽,且两个环形槽的内壁滚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滚珠。
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架体内底部的气泵,以及两个通过螺栓固定于架体一侧外壁的锥型筒。
优选地,两个所述锥型筒的内壁分别卡接有干燥剂包以及滤芯,且锥型筒的一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盖板,所述输气腔、气泵、锥型筒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管。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一侧开有取放料口,且架体的另一侧内壁开有腔体。
优选地,所述架体靠近腔体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托环,且腔体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弧形透明板。
优选地,所述托环的顶部外壁均开有与弧形透明板相适配的轨槽。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顶部内壁焊接有连杆,且连杆的端部焊接有套接于固定立柱顶端的加固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燕,未经李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3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