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自然原料制备矿渣微晶玻璃的方法及其所制备的矿渣微晶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2839.4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艳玲;王欣;张捷宇;陈亚旭;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32/02 | 分类号: | C03B32/02;C03C10/04;C03C6/10;C03B5/235;C03B5/225;C03B5/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自然 原料 制备 矿渣 玻璃 方法 及其 | ||
1.一种利用自然原料制备矿渣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配料准备:采用红土矿、海砂矿和碳粉为主要原料,按照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然后混合得到了混合料,备用;其中,所述红土矿:64~91%;所述海砂矿:不大于25%;所述碳粉:8~11%;
b.将在所述步骤a中准备的混合料置于高温炉中,在1100-1200℃进行还原反应至少1h,然后在1450-1500℃下进行熔分澄清至少2h,得到熔融渣液;
c.将在所述步骤b中制备的熔融渣液进行冷却处理,获得矿渣微晶玻璃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自然原料制备矿渣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将熔融渣液进行冷却处理的过程包括控温段过程和非控温段过程;其中,在控温段过程中,分为两个梯段进行控温冷却,对熔融渣液依次在1500-1000℃和1000℃-500℃进行分段控温冷却,控温速率为1-3℃/min或者进行自然冷却的控温速率;在非控温段过程中,采用自然冷却方式进行随炉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自然原料制备矿渣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利用海砂矿中的TiO2作为渣液析晶的形核剂,通过分段控温冷却的方式,实现对矿渣微晶玻璃主晶相的选择和调控。
4.一种矿渣微晶玻璃,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自然原料制备矿渣微晶玻璃的方法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其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为15-17%MgO、14-17%Al2O3、59-65%SiO2、0-6%的TiO2以及0-1%的其他金属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矿渣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金属氧化物是Fe2O3、NiO、Cr2O3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金属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28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