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智能车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2202.5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7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汪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佳锐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00 | 分类号: | E05B67/00;E05B67/38;E05B17/18;E05B17/00;E05B47/00;B08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寿命 智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智能车锁,包括主体和指纹识别器,还包括防护机构和应急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密封板、环形槽、橡胶环、两个密封条、两个凸条、两个支撑组件和至少两个第二弹簧,所述应急机构包括发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单向轴承、两个丝杆、两个滚珠丝杠轴承和两个传动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密封套管、第一弹簧和支撑杆,该使用寿命长的智能车锁中,通过防护机构对指纹识别器的防护作用,降低了指纹识别器发生损坏的几率,延长了智能车锁的使用寿命,通过应急机构可以生产电能供给智能车锁使用,提高了智能车锁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智能车锁。
背景技术
智能设备是指任何一种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器械或者机器。功能完备的智能设备必须具备灵敏准确的感知功能、正确的思维与判断功能以及行之有效的执行功能。
智能车锁作为智能设备的一种,现有技术的智能车锁通常带有指纹识别功能,但指纹识别器暴露在外,致使指纹识别器磨损严重,缩短了智能车锁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现有技术的智能车锁通常通过蓄电池供电,当蓄电池电量用完之后,将会导致智能车锁无法正常打开,降低了智能车锁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智能车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智能车锁,包括主体和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设置在主体的一侧,还包括防护机构和应急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主体的靠近指纹识别器的一侧,所述应急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防护机构与应急机构连接;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密封板、环形槽、橡胶环、两个密封条、两个凸条、两个支撑组件和至少两个第二弹簧,所述密封板设置在主体的一侧,所述密封板覆盖在指纹识别器上,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指纹识别器的两侧,两个支撑组件均与密封板连接,所述环形槽设置在主体的靠近密封板的一侧,所述指纹识别器和支撑组件均设置在环形槽的内侧,所述橡胶环设置在密封板的靠近主体的一侧,所述橡胶环设置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橡胶环的内部设有空腔,各第二弹簧均匀分布在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空腔的靠近和远离指纹识别器的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凸条分别设置在环形槽的内侧和外侧的内壁上,两个人凸条均与橡胶环抵靠,两个密封条分别设置橡胶环的两侧,两个密封条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密封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密封条的相互远离的一侧与密封板之间的距离,两个密封条的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环形槽的内壁抵靠;
所述应急机构包括发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单向轴承、两个丝杆、两个滚珠丝杠轴承和两个传动杆,两个丝杆同轴设置,两个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丝杆与支撑杆垂直,两个丝杆的另一端均设有安装轴承,所述丝杆通过安装轴承与主体的内壁连接,两个滚珠丝杠轴承分别设置在两个丝杆上,两个滚珠丝杠轴承均通过传动杆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的远离密封板的一端铰接,两个丝杆的一端均通过单向轴承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发电机与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智能车锁的自动化程度,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PLC,所述指纹识别器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密封板的稳定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密封套管、第一弹簧和支撑杆,所述密封套管的轴线与密封板垂直,所述密封套管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套管与支撑杆同轴设置,所述支撑杆穿过密封套管,所述支撑杆与密封套管滑且密封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密封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密封套管与支撑杆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密封套管的内壁上涂有密封脂。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发电机的发电效率,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一齿轮的齿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佳锐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佳锐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2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用内圈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多序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