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铣槽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1813.8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1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安毅荃服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1/08 | 分类号: | B23Q11/08;F16F15/067;B23C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4259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飞溅 功能 铣槽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铣槽机,包括铣槽机本体,所述铣槽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中间位置开设有腰形孔,所述铣槽机本体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穿过支撑板的一端焊接有旋钮。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罩,在工艺转孔前,将防护罩罩在加工的位置,在转孔时,防护罩会限制碎屑飞溅的位置,碎屑被防护罩限制在防护罩的内部,从而避免了碎屑任意飞溅到地面上,降低了碎屑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可能,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碎屑都留在防护罩内,便于统一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铣槽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铣槽机。
背景技术
铣槽机主要用于自动车床后续的二次加工工艺,可通过改装后实现铣扁槽等工艺,也可加装钻孔,攻丝,倒角等工艺,也称为复合机,专用机床。也可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等非标金属材料的铣槽。
目前现有的铣槽机还存在一些问题:1、在进行工艺专孔时,由于没有防护结构,会造成残屑任意飞溅,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同时残屑任意飞溅,不利于对残屑进行清理;2、在进行工艺专孔时,装置会产生大量震动,如果不对这些震动进行处理,会造成装置因震动而损坏,减小装置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铣槽机,通过设置防护罩,在工艺转孔前,将防护罩罩在加工的位置,在转孔时,防护罩会限制碎屑飞溅的位置,碎屑被防护罩限制在防护罩的内部,从而避免了碎屑任意飞溅到地面上,降低了碎屑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可能,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碎屑都留在防护罩内,便于统一清理,另外,在铣槽机本体下方设置减震装置,可以减小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铣槽机,包括铣槽机本体,所述铣槽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中间位置开设有腰形孔,所述铣槽机本体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穿过支撑板的一端焊接有旋钮,所述转杆穿过支撑板的另一端焊接有与腰形孔对应的腰形卡块,所述铣槽机本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部的两侧均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且四个所述拉簧均位于四个固定杆的内侧,所述拉簧的顶部与铣槽机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铣槽机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铣槽机本体的下表面四周设置有减震装置。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活塞杆、活塞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与铣槽机本体的下表面焊接,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部,所述活塞杆位于支撑框架内部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支撑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塞杆与支撑框架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转杆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轴承。
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透明玻璃。
所述挡板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铣槽机本体内部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所述减震装置下方固定设置有自锁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罩,在工艺转孔前,将防护罩罩在加工的位置,在转孔时,防护罩会限制碎屑飞溅的位置,碎屑被防护罩限制在防护罩的内部,从而避免了碎屑任意飞溅到地面上,降低了碎屑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可能,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碎屑都留在防护罩内,便于统一清理。
2、本发明通过设置减震装置,有效的减小了铣槽机本体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避免了装置之间的硬性碰撞,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安毅荃服饰有限公司,未经东安毅荃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1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