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行传输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1719.2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苏立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行 传输 资源 指示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传输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行传输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可以避免异构网络中的部分节点,在同时接收网络设备的下行传输和UE的上行传输时,下行CSI‑RS与上行数据的上行DMRS发生碰撞。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包括:确定时频资源中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RS资源,该RS可以为CSI‑RS,该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包括多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可以为一个时隙,第一RS资源在时域上位于第一时间单元,多个时间单元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向UE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确定该时频资源中的上行传输资源,该上行传输资源可以是指用于传输上行信息的资源,该上行传输资源与第一RS资源不重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传输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按照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种类的不同,可以将通信分为不同的类型。通常,将网络设备(比如,基站)向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发送信息称为下行(downlink,DL)通信,将UE向网络设备发送信息称为上行(uplink,UL)通信。用于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的资源,在时域上可以划分为多个无线帧,每个无线帧可以包括多个时隙(slot),每个时隙可以包括多个符号。一个时隙中上行符号与下行符号的比例可以称为该时隙的上下行配比,该上行符号可以是指用于上行通信的符号,该下行符号可以是指用于下行通信的符号。当一个时隙中的大部分符号为上行符号时,该时隙可以称为上行时隙;当一个时隙中的大部分符号为下行符号时,该时隙可以称为下行时隙。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在相同的频域资源上配置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来实现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TDD)。
目前,对于一个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和微UE(即接入微基站的UE)的TDD通信系统,宏基站通常使用下行时隙向宏UE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等下行信息,微UE通常使用上行时隙向微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等上行信息。当宏基站使用的下行时隙与微UE使用的上行时隙为同一时隙时,该时隙可以称为异配比时隙,微基站会在该异配比时隙上同时接收到该CSI-RS和该上行数据时,从而该CSI-RS会对该上行数据造成干扰。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迷你时隙(mini slot)的解决方案,即宏基站发送的CSI-RS和微UE发送的上行数据承载在不同的迷你时隙上,该迷你时隙包括的符号数量小于常规的时隙包括的符号数量。示例性的,以常规的时隙包括14个符号且分别表示为符号0-符号13为例,若宏基站在该时隙的符号5-符号8上发送CSI-RS,则微UE分别在该时隙的符号0-符号4、以及符号9-符号13上发送上行数据,即将符号0-符号4、符号5-符号8和符号9-符号13分别作为一个迷你时隙来使用。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点:一、该CSI-RS通常不会占满符号5-符号8上的所有频域资源,所以会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二、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每个迷你时隙中均需发送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从而增减少了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资源;三、将上行数据拆分为多个小的数据包分别在不同的迷你时隙上传输,每个小的数据包均需要独立编码,从而造成编码增益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传输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行传输资源浪费的问题,此外,本方案还可以有效避免异构网络中的部分节点,在同时接收网络设备的下行传输和UE的上行传输时,下行CSI-RS与上行数据的DMRS发生碰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1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