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制粒准颗粒烧结行为的配矿结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1067.2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8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征建;张建良;王耀祖;李思达;王桂林;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9/36 | 分类号: | G01N9/36;G01N15/08;G01N5/00;G01N23/207;G01N23/20008;G01N11/00;G01N1/28;G01N1/44;C22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制粒准 颗粒 烧结 行为 结构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制粒准颗粒烧结行为的配矿结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制粒性能确定各矿粉的合适粒度,将制备成合适粒度的矿粉按比例混匀制粒成准颗粒试样进行烧结实验,根据评价指标进行检测评价;
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S1、要求不同矿粉在配矿前,先取样细磨成相同粒度进行制粒性能检测,分析其矿粉润湿性与颗粒多孔性以考察不同种类铁矿粉的制粒性能,并将每种矿粉根据自身制粒性能细磨至合适粒度后再进行配比混匀;
S2、对混匀后的矿粉进行制粒,获得准颗粒试样;
S3、采用布料装置将准颗粒试样布料到烧结装置中;
S4、对烧结装置进行加热升温,进行烧结实 验;
S5、烧结后降温得到烧结成品;
S6、根据评价指标对烧结成品进行检测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制粒准颗粒烧结行为的配矿结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包括体积收缩率、孔隙度、转鼓强度和铁酸钙生成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制粒准颗粒烧结行为的配矿结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加热升温的具体内容包括:由室温升温至1623±5K,再降至室温;升温过程中,以50K/min的速度进行升温;降温过程中,温度降至1273±5K前,降温速度为10K/min,之后,降温速度为50K/min,直至降至室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制粒准颗粒烧结行为的配矿结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装置为小型钟式布料装置;布料过程包括:将准颗粒试样通过受料斗加入到布料漏斗中,打开料钟,将准颗粒试样铺入烧结装置中并使料面平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制粒准颗粒烧结行为的配矿结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收缩率利用排水法进行测定;具体为:采用防水薄膜将烧结成品包裹,放入能够浸没烧结成品的装满水的容器中,容溢出水的体积记为烧结成品体积,烧结成品体积与烧结前准颗粒试样体积的比值记为体积收缩率;
所述孔隙度的计算方式包括:
测量干燥烧结成品的重力G1以及浸水饱和后的烧结成品的重力G2;
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烧结成品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体积Vs;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为水的密度;
再通过公式计算出烧结成品的孔隙度式中,V2为烧结成品的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制粒准颗粒烧结行为的配矿结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强度的计算方式包括:
将干燥的烧结成品过筛,选粒径为10mm~40mm之间的烧结成品;
将选出的烧结成品按粒径分类后再按比例配制成转鼓试样;
将转鼓试样放入转鼓内转动,倒出转鼓试样过细筛,计算重量损失和转鼓指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制粒准颗粒烧结行为的配矿结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酸钙生成量的测定采用XRD进行定量相测量,并分析物象中铁酸钙系粘结相含量。
8.一种配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矿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配矿结构评价方法对不同比例的混合制粒进行评价,确定其液相流动性,根据液相流动性确定最佳配矿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10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的多功能储能装置
- 下一篇:电子签单返还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