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的壳体和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0894.X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5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凌应睿;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8 | 分类号: | H02K5/18;H02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范怀志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壳体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的壳体和电机。该壳体包括本体,被形成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结构;多个散热筋,沿轴向延伸并且沿周向布置在本体的外部;至少一对通气窗体,被布置为分别从本体在轴向上的两端径向地向外突出,以使多个散热筋中的一部分能够被布置在其间;以及至少一个通气管道,沿轴向布置在散热筋的径向外部,并且被耦合至至少一对通气窗体,以便于电机的内散热气流经由通气管道流动。通过在本体的轴向的两端设置向外突出的通气窗体以及与通气窗体耦合的设置在径向外部的通气管道,使得散热筋也能够布置在设置通气管道的位置。这能够有效地增大散热面积,从而避免热量集中,并因此改善电机的性能并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的壳体。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电机按功率输出形式一般可被分为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发电机则是基于类似原理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为了避免热量聚集对电机的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在电机的壳体设置有散热筋以增大散热面积来将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消散。
此外,为了便于电机内部和外部的空气流通,在电机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设置有内风扇和外风扇,并且在电机的外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风道。风道一般为三到四条,其中两条分别集成在电机的壳体的支撑部中,另外一到两条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或者侧部。设置在上部或者侧部的风道一般与电机的内部连通,从而允许电机由内风扇引起的内散热气流经由这些风道流动。
发明内容
由于风道是从壳体的本体直接伸出,导致散热筋无法布置在设置风道的位置,从而显著降低了壳体的这部分区域的散热面积。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散热面积的显著降低可能会使这些区域热量集中,从而带来了局部高温。这种局部高温对电机的性能和寿命都会产生影响。然而目前的趋势是对大功率小体积的电机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这种传统电机壳体的布置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电机的发展。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机的壳体和使用该壳体的电机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传统的电机中的上述问题或者其他潜在问题。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的壳体。该壳体包括本体,被形成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结构;多个散热筋,沿轴向延伸并且沿周向布置在本体的外部;至少一对通气窗体,被布置为分别从本体在轴向上的两端径向地向外突出,以使多个散热筋中的一部分能够被布置在其间;以及至少一个通气管道,沿轴向布置在散热筋的径向外部,并且被耦合至至少一对通气窗体,以便于电机的内散热气流经由通气管道流动。
通过在本体的轴向的两端设置向外突出的通气窗体以及与通气窗体耦合的设置在径向外部的通气管道,使得散热筋也能够布置在设置通气管道的位置,即,设置在通气窗体之间。这能够有效地增大这一部分的散热面积,从而避免热量集中。以此方式,在电机的内部构造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输出功率能够增大。此外,热量集中的减少也能够改善电机的性能并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支撑部,从本体向外突出以用于固定电机,并且包括沿轴向延伸的支撑部通气道以及沿轴向布置在支撑部通气道外部的多个加强筋板;以及多个辅助通气孔,分别被形成为贯穿加强筋板,并且多个辅助通气孔在轴向上对齐,以利于电机的外散热气流的一部分在支撑部通气道外部的轴向流动。通过设置辅助通气孔,能够有效地避免支撑部通气道附近区域的热量集中,从而确保能够增大电机的功率输出的同时,改善电机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气管道包括径向内侧壁、径向外侧壁以及形成在径向内侧壁和径向外侧壁之间的周壁,以共同包围通气管道的内部空间。通气管道采用封闭的结构可以使通气管道内的热场分布更加合理,改善电机的散热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8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