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气制动系统管路用快插接头锁止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0615.X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1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郝春宇;李宏杰;冯永亮;李庆刚;赵鑫;门革;张伯伦;陈云朋;王陆平;范晋铭;李健;周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亚大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7/088 | 分类号: | F16L37/08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春风 |
| 地址: | 13010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制动 系统 管路 用快插 接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气制动系统管路用快插接头锁止结构,包括相互插接的快插接头总成和螺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接头总成包括接头主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卡环,所述卡环沿轴向视角呈C型,且所述卡环的开口端向内弯折设置;所述螺套总成包括螺套主体和第三密封圈;所述卡环和螺套主体形成自锁固定结构,以实现快插接头总成的单向锁止。实施本发明,该快插接头在整车组装或部件分装时,可减小漏装风险,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通过将卡环设置成开口向内弯折的锥形,可减小卡环在卡环槽中的径向活动范围,利于接头插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插接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商用车气制动系统管路用快插接头锁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管路系统上已广泛使用了快插接头,如图1-3所示,是目前常用于气制动系统管路中的快插接头形式,快插接头一般包括快插接头总成、螺套总成、卡环和密封垫;快插接头总成由接头主体11和两个密封圈(12,13)组成;螺套总成由螺套主体21、密封圈22组成;卡环23和密封垫24为两个单独部件。而快插接头总成组装是先将两个密封圈(12,13)套设在接头主体11上,再装配上防尘帽(使用需摘除),完成快插接头总成的组装;接头体总成或阀体的组装,大部分情况是先将密封圈22装配在螺套主体21上形成螺套总成,卡环23、密封垫24装配在接头体主体25或阀体的螺纹孔内,再装配上螺套总成和密封圈26,完成接头体总成的组装;使用时,将快插接头总成插入接头体总成或阀体的螺套主体21的内孔中,卡环23卡在接头主体11端部第一个凹槽14中,实现快插接头总成与接头体总成或阀体间锁止。
无论是接头体总成组装,还是阀体上的部件组装,装配完成后,密封圈(22,26)、卡环23和密封垫24都不易观察到,如组装时有部件遗漏,对连接性能影响很大;另外,在插接时,如果卡环23未能复位,无法对接头主体11实现锁止,会在管路系统加压时,造成接头主体11从螺套主体21中脱出。
另外,上述快插接头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结构复杂,且卡环的锁紧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商用车气制动系统管路用快插接头锁止结构,该快插接头在整车组装或部件分装时,可减小漏装风险,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通过将卡环设置成开口向内弯折的锥形,可减小卡环在卡环槽中的径向活动范围,利于接头插接。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商用车气制动系统管路用快插接头锁止结构,包括相互插接的快插接头总成和螺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接头总成包括接头主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卡环,所述卡环沿轴向视角呈C型,且所述卡环的开口端向内弯折设置;所述螺套总成包括螺套主体和第三密封圈;所述卡环和螺套主体形成自锁固定结构,以实现快插接头总成的单向锁止。
优选地,所述卡环的径向横截面形状为条形,且卡环的横截面具有第一水平部、直径小于第一水平部的第二水平部和连接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的倾斜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相对第一水平部靠近快插端的最外端设置。
优选地,所述螺套主体设置外螺纹用于连接阀体或接头体,配合第三密封圈,实现连接后的密封功能。
优选地,所述螺套主体内两端向中心方向设置阶梯内孔,在有外螺纹的端口位置内设置第一环型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实现卡环的二级锁止功能。
优选地,所述接头主体的快插端的外侧壁顺序且间隔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环形槽、用于容纳第二密封圈的第二环形槽和用于容纳卡环的卡环槽。
优选地,所述接头主体的管路连接端的外侧壁形成有用于与软管快速连接的竹节形逆齿。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的快插接头,实现整车装配时管路产品快速连接,并实现接头间锁紧、密封功能;与现有技术的快插接头相比,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方便分装,在长度尺寸上最大可以缩短约9mm,减少了体积,降低了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亚大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亚大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翼板式海浪发电装置
- 下一篇:深孔液态二氧化碳冷爆破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