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进行稀酸提浓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50049.2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7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亮;石象鹏;胡先念;胡继承;胡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宇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17/88 | 分类号: | C01B17/88;C01B17/92;C01B17/50;C01B17/5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邓聪权 |
| 地址: | 516081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烷基化 回收 装置 进行 稀酸提浓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利用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进行稀酸提浓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裂解炉出口炉气进行余热回收后送入动力波洗涤塔净化,炉气中SO3经动力波循环液吸收后形成稀酸、部分水蒸气经动力波洗涤塔降温冷凝,未冷凝部分水蒸气随气体进入除雾装置去除气体中夹带液沫和硫酸酸雾后再送入填料塔进一步降温;
(2)、气体中的水蒸气在填料塔中冷凝成液态水,冷却后的气体经除雾装置后进入下游干燥塔干燥,填料塔中冷凝出的液态水排至脱气塔;
(3)、将经脱气塔脱除SO2后的液态水排放至尾气洗涤塔,补充尾气洗涤塔中随尾气蒸发后的水分;脱除后的SO2气体排至干燥塔回收利用;
(4)、将步骤(1)、步骤(2)中除雾装置底部的稀硫酸排放至动力波洗涤塔;
步骤(1)中还包括将动力波洗涤塔产生的稀酸送至吸收塔作为吸收SO3补水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进行稀酸提浓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波洗涤塔操作条件为:压力-6~-0.5KPa,进气温度为250~320℃,排气温度为58~68℃,动力波循环液温度56~76℃,动力波循环液硫酸浓度1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进行稀酸提浓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塔操作条件为:压力-6.5~-0.5KPa,进气温度为58~68℃,排气温度为32~40℃,填料塔循环液温度30~38℃,外排硫酸浓度为≤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进行稀酸提浓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包括通过调整动力波洗涤塔的循环水量,控制炉气中水蒸气在动力波洗涤塔内冷凝量,实现控制动力波洗涤塔产生的稀酸浓度和产生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进行稀酸提浓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装置包括纤维除雾器、金属丝网除雾器、电除雾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进行稀酸提浓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气包括SO2、H2O、N2、O2、CO2、SO3、H2SO4。
7.一种净化单元稀酸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波洗涤塔,所述动力波洗涤塔用于吸收炉气中SO3并形成稀酸以及冷凝炉气中的水蒸气,动力波洗涤塔产生的稀酸送至吸收塔作为吸收SO3补水用;通过调节动力波洗涤塔循环液温度控制动力波排气温度和循环稀酸浓度;
第一除雾装置,包括第一除雾器,所述第一除雾器的进料口与动力波洗涤塔气体出口连接,用于去除来自动力波洗涤塔中气体中夹带液沫和硫酸酸雾,沉积于所述第一除雾器底部的稀硫酸排放至动力波洗涤塔;
填料塔,所述填料塔的进料口与第一除雾器的出料口连接,用于冷凝来自第一除雾器气体中的水蒸气;
脱气塔,所述脱气塔与填料塔连接,所述填料塔中冷凝出的液态水排至脱气塔,脱除液态水后的SO2气体排至干燥塔回收利用;
尾气洗涤塔,所述尾气洗涤塔与脱气塔连接,将经脱气塔脱除SO2后的液态水排放至尾气洗涤塔,补充尾气洗涤塔中随尾气蒸发后的水分;
第二除雾装置,包括第二除雾器,所述第二除雾器的进气口与所述填料塔的出气口连接,用于去除气体中的硫酸酸雾;沉积于所述第二除雾器底部的稀硫酸排放至动力波洗涤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净化单元稀酸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裂解炉,所述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裂解炉与所述动力波洗涤塔连接,用于向动力波洗涤塔输出裂解炉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净化单元稀酸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雾装置、第二除雾装置可以为串联的多个除雾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宇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惠州宇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0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