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塑料垃圾袋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8124.1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晖;陶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国晟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塑料 垃圾袋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塑料垃圾袋加工系统,包括底座、两个翻折装置、两个L型架、四个点胶装置和联动装置,所述的底座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翻折装置,底座的中部安装有联动装置,底座的前后两端安装有两个L型架,且每个L型架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点胶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可降解垃圾袋制造过程中由于塑料膜质软且易破,难以将其固定在模具上,固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以及褶皱的情况,提高了残次品的出现率,且对其热胶封边时,难以控制胶水的滴出量,胶水过多容易增大对折后的粘住面积,胶水较少容易导致部分位置未有胶水从而未得到封边,导致后期侧漏的情况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垃圾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降解塑料垃圾袋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袋,顾名思义是装垃圾的袋子,小小一个袋子,却给千家万户带来不小的方便,更是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甚至有利于垃圾回收分类,由于普通的垃圾袋难以降解腐烂,推动了可降解塑料垃圾袋的出现,在对可降解塑料垃圾袋生产加工时,通常将裁剪成型的塑料膜放置在模具上,再通过对折热胶封边,但是,在实际加工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由于塑料膜质软且易破,难以将其固定在模具上,固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以及褶皱的情况,提高了残次品的出现率,且对其热胶封边时,难以控制胶水的滴出量,胶水过多容易增大对折后的粘住面积,胶水较少容易导致部分位置未有胶水从而未得到封边,导致后期侧漏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塑料垃圾袋加工系统,包括底座、两个翻折装置、两个L型架、四个点胶装置和联动装置,所述的底座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翻折装置,底座的中部安装有联动装置,底座的前后两端安装有两个L型架,且每个L型架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点胶装置。
所述的翻折装置包括对折板、两个嵌入槽、两个推动气缸、两个推动板、同步气缸和两个吸住机构,对折板的内端通过销轴与底座连接,对折板的下端与底座内部之间通过销轴连有同步气缸,对折板的前后两端开设有两个嵌入槽,嵌入槽内放置有吸住机构,对折板左右两端的下侧安装有两个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顶出端安装有推动板,具体工作时,将裁剪后的塑料膜放入到两个对折板,并对其进行对位摆正,通过吸住机构对塑料膜的前后两端进行气吸吸住,通过四个点胶装置对塑料膜的前后两端进行点胶,通过两个同步气缸带动两个对折板同步相向翻动,从而对塑料膜进行折起,通过胶水对塑料膜的前后两端进行粘住,通过推动气缸带动推动板推动顶撑板,从而带动吸住框相向运动,从而进一步压制塑料膜的前后两端,使其两端粘结的更加稳固。
所述的点胶装置包括连接伸缩杆、储胶框、连接绳、两个插入槽、两个定位机构、嵌入盖组和联动式喷出机构,储胶框与L型架之间连有连接伸缩杆,连接伸缩杆起到复位的作用,储胶框的外端连有连接绳,储胶框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两个插入槽,插入槽内设有定位机构,储胶框的上端设有嵌入盖组,储胶框的下端设有联动式喷出机构,具体工作时,往储胶框注入胶水,通过嵌入盖组对储胶框内的胶水进行密封式加热保存,在联动式喷出机构、嵌入盖组、定位机构的配合下,对塑料膜的前后两端的上表面进行点胶。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板、内置弹簧、密封块、定位块和连接弹簧,连接板与插入槽之间为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连接板与插入槽侧壁之间连有连接弹簧,连接板的内侧壁上均匀设有密封块,密封块与储胶框之间为贴合式滑动配合连接,密封块的内部开设有空槽,空槽内通过内置弹簧与定位块连接,具体工作时,压制框在工作伸缩杆的作用下压,下压过程中会挤压定位块缩回空槽,当压制框完全与定位块分开时,定位块复位弹出,定位块的设置防止压制框回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国晟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国晟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8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