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色涂料漆中的催干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48079.X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功;孙彦;陈如斌;李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岳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F9/00 | 分类号: | C09F9/00;C07C51/41;C07C53/126;C09D7/63 |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边延松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色 涂料 中的 催干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色涂料漆中的催干剂的制备方法,以异辛酸为主要原料,首先以异辛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异辛酸钠,进一步分别与硫酸钴、无水氯化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异辛酸钴、异辛酸钙;再按照一定的优化配比,将以上两种羧酸盐在溶剂油中进行复配,即得白色涂料漆中的催干剂。本发明不仅改善了催干剂的催干效率,同时作为一种白色涂料漆中的催干剂,也降低了催干剂的成本,拓宽了其在白色涂料漆中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漆催干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色涂料漆中的催干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料漆是涂覆在物体表面的一层成膜物质,具有防水、防潮、美化产品外观的功能。但是涂料漆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施工环境,特别是在南方湿润气候下施工,涂料漆干燥时间比较漫长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为了加快涂料漆在这种环境下施工的干燥性能,必须对涂料漆的催干剂加以调整,以适用施工环境,达到涂料漆膜的快速干燥。
钴是催干活性最强的氧化型催干剂,它能有效地促进涂层表干,常与锰、钙、锆等配合使用,使涂层表里干燥平衡。若单独使用或用量过多,涂膜表面很快干结收缩,产生皱皮、底干不透、发软、失光、涂料漆膜脆化、变色及结皮等缺陷。钙是常用的辅助实干催干剂,但在水稀释涂料漆体系中,钙催干剂会引起树脂黏度增加。实验研究发现,将钙皂催干剂能和钴皂催干剂按一定比例复配,二者能够形成复合物,阻止其被颜料吸收而失去催干性,改进在低温及高湿环境下的干燥性能,还可以减少钴的析出,同时改善钙催干剂对黏度增长的影响,在醇酸涂料漆中能调整钴催干剂强烈的表面催干性,改善起皱、发霜等缺陷,是一款非常白色涂料漆体系的催干剂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催干性能、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的白色涂料漆中的催干剂,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白色涂料漆中的催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溶剂质量总和40%~70%异辛酸、去离子水加入设有搅拌结构、回流冷凝器的多口反应釜,用恒温油浴加热至90℃中,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的95%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为90~95℃,搅拌下皂化1~1.5 h,得异辛酸钠溶液;
步骤2、取适量步骤1所得的异辛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二甲苯溶剂,充分摇匀溶解,然后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CoSO4料液,控制温度在95~98℃,反应1.5~2.0h;将反应后的液体转移到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进行分液操作,得上层液为有机相;然后采用体积为所述有机相量一半的40℃水对有机相进行洗涤,反复操作2~3次,而后蒸馏、浓缩,制得含量为10%的异辛酸钴溶液;
步骤3、取适量步骤1所得的异辛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二甲苯溶剂,充分摇匀溶解,然后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无水CaCl2料液,控制温度在92~95℃,反应1.5~2.0h;将反应后的液体转移到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进行分液操作,得上层液为有机相;然后采用体积为所述有机相量一半的40℃水对有机相进行洗涤,反复操作2~3次,而后蒸馏、浓缩,制得含量为8%的异辛酸锰溶液;
步骤4、取适量的稀土,用溶剂溶解为质量分数为25%的稀土料液备用;取适量步骤1所得的异辛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二甲苯,充分摇匀溶解;然后缓慢加入配置好的稀土料液,控制温度在82~85℃,反应0.5~1.0h;将反应后的液体转移到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进行分液操作,得上层液为有机相;然后采用体积为所述有机相量一半的40℃水对有机相进行洗涤,反复操作2~3次,而后蒸馏、浓缩,制得含量为12%异辛酸稀土溶液;
步骤5、取适量步骤2中的异辛酸钴溶液,向其中加入步骤3所得的异辛酸锰溶液,在常温下搅拌25~40min;接着加入步骤4所得的异辛酸稀土溶液,再搅拌35~40min,即得所需的水性催干剂。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地说,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岳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岳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8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板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 下一篇:新型连续化热裂解反应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