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展现与数据分析的客户画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6110.6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3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麦聪;周勇军;曾锦明;张姝娜;李惠红;高小明;刘诗迪;刘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50/06;G06F16/26;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潘丽君 |
地址: | 5160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展现 数据 分析 客户 画像 系统 | ||
1.一种可视化展现与数据分析的客户画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分析模块,用于从大数据平台通过ETL提取用户的基础信息,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生成可视化结果发送至客户经理端,客户经理根据所述可视化结果进行用户走访;
投诉分析模块:获取已发生投诉行为的客服工单,对所述客服工单进行至少一次数据抽样,并进行数据修正,采用人工核查与文本挖掘方法提取特征关键词,构建客户投诉倾向预测模型,将所述客户投诉倾向预测模型应用于未发生投诉行为的用户群中,识别出具有投诉倾向的用户群体的目标标识,并计算出潜在投诉风险概率,供客户经理作风险前防控参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的基础信息:包括用户类型、用电量、电费、报装情况、诉求情况;
所述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包括客户的基本属性、重要等级、用电情况、报装转化及容量分析、行业分析;
所述可视化结果:基于所述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生成可视化结果,包括:用电变化趋势图、用电时段特征、报装转化率、报装容量和电子行业容量排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客户投诉倾向预测模型根据所提取的关键词设置目标标识Y,其中,Y=(y1,y2,…yi),任一yi对应一具备n个特征关键词的样本集合,为X=(x1,x2,…xn, yi),作为样本X训练分类器H(x):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出具有投诉倾向的用户群体的目标标识,还包括:获取未发生投诉行为的用户群的客服工单,采用人工核查与文本挖掘方法提取特征关键词,得样本,通过样本X训练分类器H(x):X进行样本T投诉倾向预测:,输出目标标识,得,其中,所述H(t)为目标标识Y中的至少一种,或为新的目标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各目标标识权重,获得投诉风险概率,并发给客户经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目标标识包括:故障停电投诉、电费差错投诉或服务效率投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停电投诉的关键词包括:日\周\月停电次数、停电间隔、最近一次停电间隔、停电时长、停电时段、抢修进度、外界因素导致停电、复电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费差错投诉的关键词包括:用电事实错误、电费异常、电表抄表信息错误、计费周期错乱导致电费异常、由于抄表不及时产生的迟交电费违约金、退费不及时、阶梯电价疑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效率投诉的关键词包括:故障抢修不及时、业扩办理超时、欠费复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修正前还包括:对客户基本信息、用电量信息、电费信息、渠道交互信息以及停电信息进行探索,包括确定数据变量的类别,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相关变量的缺失异常情况,及数据的分布检验;基于数据探索结果,进行数据修正,包括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创建衍生变量和描述统计、变量筛选、数据分区,对缺失数据进行归并、补缺、转换或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61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