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柱体孔免穿集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5839.1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士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士俊 |
主分类号: | D01B7/04 | 分类号: | D01B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体 孔免穿集绪器 | ||
本发明为一种精柱体孔免穿集绪器,包括设有一通道的圆形支座,其中心一侧设有连轴,连轴串接固定导向板和定片,导向板间夹设定片形成环形空腔滑道,设有径向口的圆环状动片套设于定片外径,所述动片可于空腔滑道内转动,定片外径边缘有一“八”字形棱体槽,棱体槽底部为局部的集绪器孔,动片内侧设有与所述棱体槽形状相配合的棱体,棱体端部为局部的集绪器孔,棱体进入棱体槽配合形成一柱体状的集绪器孔,集绪器孔的径向周围有孔壁,集绪器孔与支座通道贯通。本发明通过在一个平面,把集绪器孔分成二个局部,不仅模拟了传统集绪器(俗称瓷眼)的柱体状集绪器孔,而且免去将丝条穿过细小集绪器孔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丝工程缫丝设备领域,具体为自动缫丝机上的一种精柱体孔免穿集绪器。
背景技术
缫丝,是指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原始的缫丝工艺是将蚕茧浸在热汤中,手工抽丝卷绕于丝䈅上。当下的制丝厂多采用自动缫丝机,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索绪、理绪、集绪、添绪和接绪、拈鞘、生丝的卷绕和干燥。其中,集绪是将若干粒正绪茧的绪丝合并,经接绪装置轴孔引出穿过集绪器,通过集绪器,可降低丝条的水分,检测丝条上的糙颣。
当下普遍应用的集绪器,俗称瓷眼,依旧是传统瓷质材料,外观呈圆形,直径约20毫米,中间有一直径约为0.2毫米的柱体状集绪器孔。在缫丝过程中,需将若干粒正绪茧的绪丝一起通过集绪器(瓷眼)中心小孔,合并成一根丝条,但时常会发生丝条故障,造成丝条被切断,需要重新把丝条穿过集绪器孔,由于孔径非常细小,这一操作比较困难,特别是有一定年龄且视力不佳者,尤为突出。
现有的免穿集绪器的集绪器孔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是由处于不同平面的设有局部孔的二片或三片构件上下叠加,在轴向投影上形成封闭的孔。例如:2014年11月19日公布的CN104153007B“精孔免穿集绪器”,它包括相互叠加设置的第一母片和第二母片、夹设于第一母片与第二母片之间的环形垫片、形成于第一母片与第二母片之间的横截面为圆形的空腔、可于该空腔内由位置“A”向位置“B”作往复回转运动的圆形工作片及用于引导工作片做回转运动的导向部件,工作片运动至位置“B”时,位于第一母片上的集绪母孔、工作片上的工作子孔及第二母片上的集绪母孔三者相互叠加,在其轴向投影上形成一圆形集绪器孔,但此集绪器孔于每一层上均存在径向的通槽,无法做到传统集绪器的柱体孔。
再例如:2016年9月21日公布的CN105951186A“一种免穿集绪器”,它包括支架片,支架片的片体中部通过中心支点铰接的挡板,支架片一端连接有集绪器本体,集绪器本体的端部开有通丝孔,通丝孔与集绪器本体端部边缘之间开有可让绪丝进入通丝孔内的开口,挡板一侧连接有可将通丝孔开口封闭的勾体,挡板的勾体与集绪器本体的通丝孔相互叠加形成一圆形的集绪器孔。
现有免穿集绪器因其每片构件的局部孔,径向存在通槽,集绪器孔均无法做到像传统集绪器(瓷眼)的柱体孔,因此在缫丝时,检测和防止丝条糙纇,特别是小糙纇,效果不及传统集绪器(瓷眼),从而影响生丝的清洁与净度的质量指标。由于上述现有的集绪器要么是集绪器孔细小,存在难以穿孔的问题,要么虽可免穿孔,但却存在检测和防止糙纇效果差的问题,无法普遍推广应用,不能满足大规模制丝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柱体孔免穿集绪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穿集绪器孔、检测与防止糙纇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精柱体孔免穿集绪器模拟了传统集绪器(瓷眼)的柱体状集绪器孔,而且免去将丝条穿过细小的集绪器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士俊,未经徐士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5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