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材料正负极筛分标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5306.3 | 申请日: | 202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2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杲红雨;王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磁源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B65G47/256;B65G43/08;B41J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姚远方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材料 负极 筛分 标记 装置 | ||
一种磁性材料正负极筛分标记装置,磁性材料形状为圆柱体状或带有凸头的圆柱体状,包括:回收盘、振动出料盘、筛选机构和标记机构;回收盘中设置有回收输送轨道;振动出料盘包括:振动盘基座和螺旋延伸的环形输送轨道,振动盘基座设置在回收盘中,回收输送轨道连通振动盘基座,环形输送轨道设置在振动盘基座内侧上;第一输送轨道的一端与环形输送轨道连接,第一输送轨道的另一端通过方向调节杆与第二输送轨道连接;第二输送轨道上设置有高度限位块,高度限位块设置在第二输送轨道的一侧上;第二输送轨道侧壁上还设置有筛分槽孔;标记机构包括:第三输送轨道和喷码机,第三输送轨道的一端与环形输送轨道连接,喷码机设置在第三输送轨道的另一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材料正负极筛分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磁性材料主要是指由过渡元素铁、钴、镍及其合金等组成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通常所说的磁性材料是指硬磁材料,是古老而用途十分广泛的功能材料,而物质的磁性早在3000年以前就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例如中国古代用天然磁铁作为指南针。磁性材料已经广泛的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例如将永磁材料用作马达,应用于变压器中的铁心材料,作为存储器使用的磁光盘,计算机用磁记录软盘等。
随着电子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发展,促使电子产品向高频化、轻量化、小型化和高性能方向发展,由于软磁材料不仅容易受外加磁场磁化,又容易退磁,是矫顽力很低的磁性材料,从而带动软磁材料及其技术不断发展以其使用便利、控制性好取代了大量硬磁材料的使用范围。
软磁性材料磁化时通常需要将特定的一面磁化成正极或负极,但现有的市场上对磁性材料正负极的筛分和标记,大多依靠人工完成,磁性材料的拾取到筛分,或磁性材料的排列标记,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不仅工人需要时刻坐在工位上,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不高,而且在做标记的时候,由于工人操作时会有操作失误的情况,容易出现漏标的情况对于后续加工的产品来说,无法识别磁性材料的正负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对磁性材料正负极筛分标记的效率,因此,提供一种磁性材料正负极筛分标记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磁性材料正负极筛分标记装置,所述磁性材料形状为圆柱体状或带有凸头的圆柱体状,包括:回收盘、振动出料盘、筛选机构和标记机构;
所述回收盘中设置有回收输送轨道;
所述振动出料盘包括:振动盘基座和螺旋延伸的环形输送轨道,所述振动盘基座设置在所述回收盘中,所述回收输送轨道连通所述振动盘基座,所述环形输送轨道设置在所述振动盘基座内侧上;
所述筛选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和方向调节杆,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环形输送轨道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环形设置在所述振动盘基座的外侧上,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方向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之间存在高度差;
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侧壁上设置有高度限位块,所述高度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一侧上,所述高度限位块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的垂直高度小于所述磁性材料的垂直高度,所述高度限位块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的垂直高度的大于所述磁性材料圆柱体状部分的垂直高度,所述高度限位块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侧壁到所述磁性材料凸头状部分的距离;
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侧壁上还设置有筛分槽孔,所述筛分槽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磁性产品的垂直高度;
所述标记机构包括:第三输送轨道和喷码机,所述第三输送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环形输送轨道连接,所述喷码机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轨道的另一端,所述喷码机用于对所述第三输送轨道的磁性产品进行喷码标记正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磁源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磁源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5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