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防退骨螺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5083.0 | 申请日: | 202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中岳;殷潇凡;宋仁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011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防退骨 螺钉 组件 | ||
一种预应力防退骨螺钉组件,包括主体,主体包括螺母头和螺杆,螺母头和螺杆同轴,螺母头与螺杆一端固定连接,螺杆远离螺母头的一端带有锥头,还包括吸水组件,其包括套管、内管和粉末状生长因子,套管外径螺杆的螺纹内径相同,套管的管壁厚度不大于0.2mm,内管位于套管内,且与套管同轴,内管外径与套管之间的差值在2‑3mm范围内;内管底端外边沿固定底环,底环外径与套管外径相同,内径与内管内径相同且与内管同轴,内管内插装吸水材料,如医用海绵等,用于吸收芯孔内的残余水分,吸水材料低端与内容低端平齐。该组件能够在螺钉拧入骨骼内芯孔后使螺钉收到轴向的舒张压力,避免螺钉轴向退位且能让骨骼芯孔全面与营养成分接触,加快骨骼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使用的骨螺钉,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对骨骼释放营养液的骨螺钉。
背景技术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对于骨螺钉的使用,要求越来越多,一方面,要求骨螺钉能够有效固定骨骼,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追求骨螺钉能够有更多的功能,例如能够向骨骼释放营养液,加快骨骼的生长,缩短病痛持续时间。
对于有效固定,常常是要求螺钉具防止轴向退位的功能。骨螺钉用来连接断骨或修正各种骨骼病变和畸形。使用骨螺钉连接的断骨或是多节椎骨之间通过刚性连接件连接,使得骨骼运动或受力会将应力传递给骨螺钉,且应力会集中在骨螺钉与骨骼之间的接触面上。
应力的方向可分解为轴向和径向,径向力考验的是骨螺钉的抗弯强度,要求骨螺钉不能再径向力下出现变形或是断裂。而轴向力考验的是骨螺钉的把持力,即骨螺钉不能做轴向位移。如果有轴向位置,会导致定位不稳定,直接导致手术失败。
实际工作中,轴向位移是常见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骨螺钉轴向位移,脱离固定位置,现有技术中,有将螺钉主体设置成锥形,螺纹外径保持一致。这样,尖端的螺纹宽度更大而尾端的螺纹宽度小。其目的是为了放置骨螺钉轴向位移,但是实际实验和使用时发现,由于尖端的螺纹更宽,且尖端要从芯孔的开口一直旋转进入芯孔的盲端,这样会在芯孔内壁上旋转出由最宽的螺纹划出的螺纹缝,这样远离尖端的螺纹无法完全填充螺纹缝,使得螺纹与芯孔内壁结合不紧密,容易导致螺钉转动,进而导致轴向位移,脱离固定位置。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3845110B 一种用于骨质条件不佳的多功能骨螺钉)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由外螺钉及自锁式撑开棒组成,其中,外螺钉由钉体和底座构成整体,钉体内为圆柱状中空部,在钉体的尖端部有沿钉体纵轴切开的裂隙,在裂隙上沿外螺纹螺距间隔对称设有圆形的渐变型界面强化孔,该界面强化孔与圆柱状中空部相通,且渐变型界面强化孔的孔径由钉体尖端部向后依次减小;自锁式撑开棒是圆柱体,直径比钉体内部圆柱状中空部内径略小,自锁式撑开棒的前端是锥形,在锥形后部有一向内的V形凹槽,在自锁式撑开棒置入钉体的圆柱状中空部后与钉体内圆柱状中空部契合;在撑开钉体上的裂隙同时实现自锁,如图1所示,其将外螺钉底端用撑开棒撑开,虽然能够起到改变螺钉底端与骨骼内部之间接触角度,增加轴向运动的阻力,但是,这种骨螺钉,一方面,底端撑开容易对骨骼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撑开棒向下要运动要使外螺钉弯折的同时,还要将骨骼向两侧推,需要的力较大,如何施加合适的应力,来避免对已经损伤的骨骼造成二次伤害非常困难,手术的难度太高。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1210537131.4 椎弓根螺钉及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椎弓根螺钉还包括垫片,所述螺杆在接壤所述头部的一端设有周向凹槽,垫片卡扣在所述周向凹槽中,所述垫片可绕螺杆的纵向轴线相对于螺杆旋转,且垫片的上表面抵靠于头部的底表面。其垫片底端包含了固定的针脚,用于压入椎体中。由于芯孔的孔径较小,垫片的直径也不可能设置的过大,这种压入椎体的针脚,距离芯孔仅有几毫米,容易在针脚的压入孔和芯孔之间形成裂缝,造成二次伤害。此外,垫片垫片可绕螺杆的纵向轴线相对于螺杆旋转,并不意味着垫片不承受螺钉旋转施加的应力。螺钉旋转中与垫片摩擦,将围绕轴线的周向的应力通过针脚施加于椎体上,进一步增大了针脚的压入孔和芯孔之间形成裂缝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未经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5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建筑的绿化幕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抗拉拔能力的骨螺钉及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