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44651.5 | 申请日: | 2020-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0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刘承飞;陈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1/08;E04G13/00;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缝 两侧 模板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变形缝两侧施工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建筑物变形缝两侧可同时支模的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变形缝两侧施工,施工过程较长,且挤塑板易变形造成剪力墙平整度差,同时变形缝中挤塑板拆除困难,难以清除干净的问题。本发明是在变形缝的两侧分别采用钢板、短钢管、3形扣、螺母以及两个U形吊环组合焊接而成的钢模板;在剪力墙支模过程中,将制作好的两侧钢模板与剪力墙内模板通过撑块、对拉螺栓固定;剪力墙两端采用普通木模板封堵或与其他侧墙模板连接封堵,用钢管固定,并连接钢模板和剪力墙内侧模板;下部用2根Φ22的钢筋支撑钢模板,上部用盖板封堵;在拆模时能够轻松的从剪力墙内侧将模板拆除,由塔吊分别将钢模板吊至上一层继续施工。整个施工过程简单快捷,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变形缝两侧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种用于建筑物变形缝两侧可同时支模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不断的发展,建筑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入们的生活需求,建筑物正在向跨度、高度上不断延伸,而在大跨度高层建筑中变形缝、剪力墙结构应用极为普遍。变形缝一般宽度只有200mm左右,传统施工方法是先对一侧剪力墙支模施工,待模板拆除后,在变形缝中塞满挤塑板,再对另一侧支模施工;施工过程较长,且挤塑板易变形造成剪力墙平整度不合格,同时变形缝中挤塑板拆除困难,难以清除干净。
为此,提出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能够让变形缝两侧同时施工,且采用钢模板能够保证剪力墙的平整度,同时模板拆除简单方便。
本专利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变形缝的两侧分别采用设计制作的钢模板,剪力墙内侧采用普通木模板,通过撑块、对拉螺栓固定;剪力墙两端采用普通木模板封堵或与其他侧墙模板连接封堵,用钢管固定,并连接钢模板和剪力墙内侧模板;下部用钢筋支撑钢模板,上部用盖板封堵;
本专利中所述设计制作的钢模板是由一块钢板、若干短钢管、若干3形扣、2个U型吊环组合焊接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为变形缝两侧能够同时施工提供了条件,节约工期;
2、本发明一侧采用钢模板施工,剪力墙的平整度高、感官好,提高了工程质量;
3、本发明在拆模时能够轻松的从剪力墙内侧将模板拆除,由塔吊分别将2块钢模板吊至上一层继续施工,模板拆除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时钢模板周转率高,节约了材料和劳动力费用。获得各方的认可,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图2是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方法的钢模板设计图;
图3是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方法的安装局部示意图;
图4是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方法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钢模板设计制作:加工制作3000mm*1800mm*8mm钢板,延钢板长边横向焊接0.5m长φ48钢管,钢管焊接间隔450mm, 出钢板边150mm;在钢板上开直径16mm对拉螺栓孔,纵横间距为450mm;在对拉螺栓孔处先焊3形扣,在3形扣上焊螺母,3形扣、螺母孔必须与钢板面垂直,且与钢板上开的对拉螺栓孔对齐;钢板的上部焊接两个U形吊环,下部开两个矩形凹槽。
放置钢模板支撑钢筋:待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将2根φ22钢筋放置在变形缝处,两端搭在楼板上,位置与钢模板下部凹槽对应,保证钢筋能够卡入凹槽。
钢模板安装就位:将制作好的钢模板通过塔吊安装就位。
支剪力墙内侧模板:剪力墙内侧模板为普通木模支设,采用普通胶合板与木方组合支设,模板对拉螺栓开孔必须与外侧钢模板开孔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4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