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机床水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4198.8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郭雷雷;杨建新;林茂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B03C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装置 具有 机床 水箱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机床水箱。其中,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座体;分离结构,包括转动部和设置在转动部上的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沿转动部的周向间隔设置,以用于搅动待分离油水混合物;驱动结构,设置在座体上,驱动结构与转动部驱动连接,以驱动转动部带动多个叶片转动;其中,各叶片的至少部分由亲油性材质制成。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水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机床水箱。
背景技术
目前,数控机床被广泛地应用在切削加工领域中,是金属切削加工的重要设备之一。具体地,在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通常使用到切削液,切削液不仅可以减小摩擦,起到降温作用,也能够起到降低金属强度的作用。然而,待数控机床完成加工后,切削液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水资源和土壤污染。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上述问题,通常将切削液中的油水进行分离,待完成分离后分别处理,不会直接排放至环境中。具体地,通常使用转动的吸盘吸附漂浮在切削液上的油来分离水油分离。然而,上述油水分离方式的分离效率较低且效果一般,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机床水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水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座体;分离结构,包括转动部和设置在转动部上的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沿转动部的周向间隔设置,以用于搅动待分离油水混合物;驱动结构,设置在座体上,驱动结构与转动部驱动连接,以驱动转动部带动多个叶片转动;其中,各叶片的至少部分由亲油性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各叶片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由磁性材质制成,以用于磁吸待分离油水混合物内的金属屑;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连接,第二板体由亲油性材质制成;其中,第一板体朝向第二板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二板体朝向第一板体的第二表面相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分离结构还包括:过渡连接件,过渡连接件的一侧与转动部连接,过渡连接件的另一侧与叶片连接;其中,过渡连接件为多组,多组过渡连接件与多个叶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组过渡连接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连接件,当子连接件为多个时,多个子连接件沿转动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过渡连接件由橡胶或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转动部包括:转动本体,驱动结构的驱动端穿设在转动本体内,以驱动转动本体转动;连接凸耳,设置在转动本体上,连接凸耳具有用于安装过渡连接件的安装凹部,过渡连接件的一侧伸入安装凹部内且与安装凹部连接;其中,连接凸耳为多个,多个连接凸耳与多个叶片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罩体,设置在座体上且罩设在分离结构外,罩体朝向分离结构的内表面包括弧形面,弧形面与转动部的枢转轴线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刮板,刮板的至少部分朝向转动部延伸,在转动部带动叶片转动的过程中,刮板与叶片朝向刮板的表面相接触,以将附着在叶片上的油液和/或金属屑刮下;其中,刮板的至少部分由橡胶或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刮板包括第一子板体和与第一子板体连接的第二子板体,第一子板体与第二子板体之间呈夹角设置,第一子板体朝向转动部延伸,以与叶片朝向刮板的表面相接触,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缓存结构,缓存结构位于第二子板体的下方,以对通过第二子板体排出的油液和/或金属屑进行存放。
进一步地,第一子板体朝向转动部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台阶面。
进一步地,缓存结构具有缓存开口和存储腔,缓存开口与存储腔连通,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过滤结构,设置在缓存结构上且位于缓存开口所在的位置处,以对通过第二子板体排出的金属屑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4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桩的电连接器结构
- 下一篇:河流浅滩航道整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