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驱蚊喷雾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43793.X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3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林;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立道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9/62 | 分类号: | C07C29/62;C07C31/36;A01N25/06;A01N31/02;A01P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 地址: | 513058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喷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为6‑溴代‑3,7‑二甲基辛醇。其属于化学领域,该化合物采用香茅醇为原料,经过溴化后,由于其沸点提高15℃左右,其气味相对较小,且溴化后其气味更为醇厚,在抛射剂存在的条件下不会产生另人体不舒服的感觉,其停留皮肤后容易洗脱,在洗脱前其存留时间较长,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一种驱蚊喷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驱蚊喷雾。
背景技术
在驱蚊领域,采用香茅草提取物和艾草提取物是非常常用的提取物,具体可见:
CN109125200A,公开了一种驱蚊液,其以重量组分计原料组分包括:香茅醛植物提取液2-5份,天竺葵植物提取液1-3份,薄荷油0.5-2份,艾草提取液0.3-0.8份,土茯苓1-2份,紫苏叶提取液1-3份,去离子水3-7份,冰片0.1-0.4份。
CN106719932A,公开了一种基于香茅草的驱蚊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香茅草干燥,根、茎切成1cm大小,然后将根、茎、叶混合均匀后加入砂锅内,加1:20的纯净水进行煎煮,浓缩至1/20后过滤,滤液备用;(2)?将除虫菊的白花晒干,磨成粉末,加1:20的纯净水拌匀,加入砂锅内进行煎煮,浓缩至1/20后过滤,滤液备用;(3)将香茅草和除虫菊的浓缩滤液按4:1比例混合后转移至灭菌房内,进行灭菌;(4)检验合格后,将滤液装瓶,每瓶20克。
上述方法中采用的以驱蚊液作为产品进行销售,其喷雾出来后气味相对浓郁,但是驱蚊效果尚可。
本公司在试验上述的提取物后发现,当其以丙丁烷抛射剂制成喷雾后会存在以下问题:
如果浓度较大,在挥发性抛射剂的存在下,喷雾中精油的气味特别大,大到无法令人接受的程度。
如果浓度较小,虽然气味得到一些控制,但是驱蚊效果和时长无法得到保障。
所以本方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驱蚊时间、驱蚊效果、气味在气雾型产品中得到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采用香茅醇为原料,经过溴化后,由于其沸点提高15℃左右,其气味相对较小,且溴化后其气味更为醇厚,在抛射剂存在的条件下不会产生另人体不舒服的感觉,其停留皮肤后容易洗脱,在洗脱前其存留时间较长。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一种驱蚊喷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为6-溴代-3,7-二甲基辛醇。
其结构如下: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将香茅醇、溶剂苯、偶氮类引发剂混合并升温至75-80℃;
步骤2:向步骤1的体系中缓慢通入HBr气体,反应1-2h;
步骤3:减压蒸馏得到的馏余物为6-溴代-3,7-二甲基辛醇;
所述HBr和香茅醇的摩尔比为1.3-1.4:1。
本化合物基于马氏加成法制备得到,其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
在上述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氰;所述偶氮类引发剂的用量为香茅醇重量的0.5%-1%。
在上述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溶剂苯的重量为香茅醇重量的6-10倍。
在上述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HBr气体通入时间控制在0.5-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立道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立道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3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