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音器及消音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42884.1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邬锋华;谭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威霸清洁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08;F04D29/58;F04D29/7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音器 消音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消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消音器,包括上腔室、下腔室及盖板,上腔室设有上导风板、第一进风孔及空腔,上导风板呈圆弧状或螺旋状并位于空腔内,上导风板与空腔围设成圆弧状或螺旋状的上消音通道,上消音通道的首端设有上进风口,下腔室的顶面开设有第一下进风口,下腔室的底部设有迂回的下消音通道,下消音通道的尾端设有第一下出风口。本发明延长了气流流动的路径行程,气流流动所产生的噪音会在流动的过程中因转折干涉等损耗或抵消,且降低了气流的流速,达到了消音降噪的目的;还提供一种带有消音器的消音装置,其吸风所产生的气流与散热气流分隔开,减少了气流干扰产生的噪音,保证了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消音器及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消音器的结构上尽管不尽相同,但是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制造工艺性较差,成本较高的缺陷,此外,现有的消音器由于结构方面所存在的固有缺陷,在有效的空间内气流所经过的阻尼空间与扩散空间一般有限,所以,还存在消音效果较差的缺陷。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器及消音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将气流依次在上风道、上消音通道和下消音通道内旋转流动,大大延长了气流流动的路径行程,气流流动所产生的噪音会在流动的过程中因转折干涉等损耗或抵消,从而达到消音降噪的效果,消音效果明显,且气流的流动稳定,防止了额外絮乱噪音产生,降低了气流的流速,达到了消音降噪的目的;吸风所产生的气流与散热气流分隔开,减少了气流干扰产生的噪音,保证了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音器,其包括上腔室、连接于上腔室的底部的下腔室及连接于下腔室的盖板,所述盖板用于遮盖下腔室的底部,所述上腔室设置有上导风板、第一进风孔及空腔,所述第一进风孔与空腔的顶部连通,所述上导风板呈圆弧状或螺旋状并位于空腔内,所述上导风板与空腔围设成圆弧状或螺旋状的上消音通道,所述上消音通道的首端设置有上进风口,所述下腔室的顶面开设有第一下进风口,所述下腔室的底部设置有迂回的下消音通道,所述第一下进风口用于连通上消音通道的尾端和下消音通道的首端,所述下消音通道的尾端设置有第一下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室的底部与下腔室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上腔室与下腔室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有与第一下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腔室的中部设置有安装芯,所述安装芯的底部位于下消音通道的中心位置,所述安装芯的外侧壁与下消音通道的内侧壁围设成带有第二下出风口的散热通道,所述安装芯的中部凹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侧壁开设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散热孔,所述安装腔的底壁设置有第二下进风口,所述盖板设置有与第二下进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进风口处装设有过滤芯,所述过滤芯与安装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用于密封过滤芯与安装腔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下腔室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盖板与下腔室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有与第二进风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消音装置,包括吸力马达及上述的消音器,所述吸力马达的吸风端突伸至空腔内并位于上消音通道的中心位置,吸力马达的吸风端与上消音通道的内侧壁围设成上风道,所述上风道与上消音通道的上进风口连通,所述吸力马达的散热端突伸至安装腔内,吸力马达的散热端与安装腔的内侧壁围设成下风道,下风道与散热孔连通,所述吸力马达的吸风端的吸风进口与第一进风孔连通,所述吸力马达的散热端的散热进口与第二下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芯的顶部突伸至空腔内,所述空腔的中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位于上导风板的中心位置,所述安装芯的顶部抵触吸力马达的吸风端底面,所述定位环用于对吸力马达的吸风端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威霸清洁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威霸清洁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28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通道板的紧凑型空间带电粒子探测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小麦赤霉病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