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防冻保温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42411.1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夏才初;田凯旋;林梓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3B7/00 | 分类号: | E03B7/00;E03B7/12;F24T10/1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顾艳哲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地温 隧道 消防 管道 防冻 保温 系统 | ||
1.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防冻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钻孔换热管(1),通过钻孔(2)埋入隧道围岩深处,用于吸收地温能;
进水总管(5),与所述钻孔换热管(1)的进口相连,用于通入低温水;
出水总管(4),与所述钻孔换热管(1)的出口相连,用于排出高温水;
供热水管(7),连接于消防管道(9)与所述出水总管(4)之间,用于将高温水通入所述消防管道(9);及
回热水管(10),连接于所述消防管道(9)与所述进水总管(5)之间,所述回热水管(10)中设有循环泵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消防管道(9)内的低温水循环至所述钻孔换热管(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9)防冻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换热管(1)为通过钻孔(2)埋入隧道围岩深处的一组或多组U型管换热器,所述U型管换热器的进、出口分别连接所述进、出水总管(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9)防冻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换热管(1)根据隧道的地温环境和施工条件调整其位置和数量,所述钻孔(2)沿所述隧道围岩的径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9)防冻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送单元包括循环水泵(11)以及与所述循环水泵(11)相连接的水泵控制器(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9)防冻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11)采用热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9)防冻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水管(7)与回热水管(10)上分别设有电动阀门(15);
所述消防管道(9)在与所述供热水管(7)相连接处,以及在消防管道(9)与所述回热水管(10)相连接处分别设置水温传感器;
所述水泵控制器(12)分别与所述电动阀门(15)及水温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水泵控制器(12)与所述水温传感器、电动阀门(15)、循环水泵(11)组成系统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9)防冻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水管(7)与回热水管(10)均为外敷保温材料的走水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9)防冻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水管(7)出水口及回热水管(10)进水口分别与所述消防管道(9)通过三通(8)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9)防冻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总管(4)位于隧道洞壁的二衬(19)与初衬(20)之间,并隧道洞壁环向布置,所述消防管道(9)布设在隧道洞壁底部的消防管沟(6)内;所述循环泵送单元设置在隧道洞壁预留或挖出的孔洞(17)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的寒区隧道消防管道(9)防冻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换热管(1)在加热洞口段的消防管道(9)时,在洞外从地表钻孔埋设换热管;在加热洞身段的消防管道(9)时,从隧道底部向下、从隧道侧壁(18)或拱顶向围岩深处钻孔设置换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24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