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栅测温技术的外置型光纤温控器及测温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42323.1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高钰;孙静;王楠;张婷;潘国熙;杨方;赵继维;聂星;汤雯;程威;周鸿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1/3206 | 分类号: | G01K11/3206;H01F27/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吴肖敏 |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栅 测温 技术 外置 光纤 温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测温技术的外置型光纤温控器及其测温方法,其包括温度测量单元、信号传输单元和信号解调显示处理单元,温度测量单元包括多组测温组件,其分别与变压器的顶部油杯测温接口和绕组测温接口连接,实时监测动态数据,信号传输单元一端与温度测量单元连接,另一端与信号解调显示处理单元连接,将所述温度测量单元监测到的波长变化数据传输至信号解调显示处理单元,信号解调显示处理单元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分析计算得出油面温度和绕组热点温度,同时转化为数字化数据显示。本发明通过将光纤探头外置,与标准测温接口直接对接,分析得出具体的油温和绕组温度,同时无需对传统变压器进行改造,便于拆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温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光栅测温技术的外置型光纤温控器及测温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变压器行业普遍运用的是传统的压力式温控器,其用于测量变压器油面温度和绕组模拟温度,然而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存在多种缺陷,例如铂电阻易损坏,毛细管漏液,变送器烧坏或输出误差增大,测温反应时间长等缺陷,这些缺陷除了造成不能实时监控变压器油温以外,还有可能触发油温高跳闸动作,对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光纤测温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测温技术同变压器测温技术结合,开发出了光纤式变压器温度控制器,可以有效避免压力式温控器所具有的缺陷,能够快速、准确、直观地监测变压器油面及绕组温度。
现有技术中的光纤式变压器包括光纤接头、外光纤、贯通器、内光纤以及光纤探头,光纤探头安装于内光纤上的光纤接头上,这样设置需要在变压器封外壳和注油之前将内光纤缠绕固定在铁芯上,对于变电站内已经稳定运行很多年的传统式变压器来说,要想更换新式的光纤式变压温控器,需要整体重新更换,或将其拆卸重组后重新安装,其产生的成本及损耗巨大,是不切实际的。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变压器温控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光栅测温技术的外置型光纤温控器及测温方法,通过将光纤探头外置,与标准测温接口直接对接,分析得出具体的油温和绕组温度,同时无需对传统变压器进行改造,便于拆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栅测温技术的外置型光纤温控器,其包括,
温度测量单元,其包括多组测温组件,多组所述测温组件分别与变压器的顶部油杯测温接口和绕组测温接口连接,实时监测动态数据;
信号传输单元,其一端与温度测量单元连接,另一端与信号解调显示处理单元连接,将所述温度测量单元监测到的波长变化数据传输至信号解调显示处理单元;以及,
信号解调显示处理单元,其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分析计算得出油面温度和绕组热点温度,同时转化为数字化数据显示。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光栅测温技术的外置型光纤温控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组所述测温组件至少测量两路油面温度和一路绕组温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光栅测温技术的外置型光纤温控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测温组件包括光纤探头和连接接头,
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包括连接所述光纤探头与所述信号解调显示处理单元的光纤,所述光纤上还套设有金属软管和连接所述连接接头的转接件,其中,所述转接件套设于所述金属软管上,且位于所述光纤上连接所述光纤探头的一端,
所述连接接头能够滑动套设于所述转接件上,且当所述连接接头滑动至所述转接件一端时,所述光纤探头位于所述连接接头内部,当所述连接接头滑动至所述转接件另一端时,所述光纤探头伸出所述连接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2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自动化预浸料分切机
- 下一篇:一种弹性膜片联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