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豆树插穗生叶后二次扦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1343.7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3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彭辉;周红敏;季新良;瞿虹;马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凤阳山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24/15;A01G24/12;A01G24/28 |
代理公司: |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8 | 代理人: | 朱巧兴 |
地址: | 323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豆 树插穗生叶后 二次 扦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豆树插穗生叶后二次扦插的方法,包括插穗预处理、插穗生叶前管理、生叶后二次扦插、扦插后管护四个步骤,第一次扦插后,插穗长出5片叶子以上,拔出插穗检查其基部腐烂情况,剔除腐烂部分,在剪口涂抹凡士林;在距离插穗基部剪口最近的一个芽下方0.5‑1.5cm处环剥,环剥后用凡士林涂抹伤口,浸泡多菌灵和高锰酸钾溶液;二次扦插采用育苗床方式,30°~45°倾斜扦插,插穗上端露出2‑5cm,保湿管理,喷施多菌灵水雾,保持温度在25℃~30℃,基质含水量在60%~80%,覆盖遮光率为60~75%的遮阳网,插穗生根成活后即可带土移栽。本发明节约了插穗、提高了生根率,缩短了育苗周期、降低了育苗成本和育苗风险,并且实际成活率可稳定在8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珍贵树种无性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红豆树扦插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树(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关于红豆树的培育技术,如申请号为201410328425.5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红豆树扦插快速生根的方法,包括插穗选择、插穗环剥处理、育苗基质配比及育苗床建造和扦插保温管护,扦插保温管护是在形成愈伤组织的插穗环剥处以下2~3cm处剪取插穗,插穗叶片及侧枝全部抹除,留3~6个芽,插穗顶端剪口平齐并涂抹凡士林,插穗基部浸泡生根粉溶液或生根剂后,插入基质,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覆盖遮光率为60~75%的遮阳网,控制基质温度达23~28℃,基质含水量保持在60~70%。
申请号为201510043231.5的发明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红豆树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插床准备:在大棚中建立插床,给每个插床配置塑料小棚,将新黄心土、细砂与营养土按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扦插基质,铺在插床上,扦插前再用高锰酸钾对插床进行消毒;插穗采集: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已木质化的枝条为插穗,茎上端处剪平,茎下端剪斜切面45°;插条处理:插条下端切口放入复合生根剂水溶液浸泡,然后用消毒液处理后备用;扦插方法:插条插入基质,使插条下端与基质紧密接触,然后浇透水;插后管理:保持弓罩薄膜内的温度为20~28℃,湿度为85~90%,使插条及其叶片有光泽。
然而,现有的这些常规硬枝扦插方式,存在易腐烂、生根难、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导致红豆树种苗长期紧缺,严重制约了红豆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红豆树硬枝扦插育苗过程中,在插穗生叶后,未生根前这段时期内,插穗基部容易腐烂,从而导致红豆树插穗无法生根,进而影响扦插成活率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豆树插穗扦插生叶后二次扦插,减少其腐烂,促进其生根的方法,从而提高生根率,缩短生根周期、提高成活率、降低培育成本,提高红豆树种苗的市场供应。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豆树插穗生叶后二次扦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插穗预处理、插穗生叶前管理、生叶后二次扦插、扦插后管护四个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1)插穗预处理
首先选择健壮优质的1-2年生红豆树苗,直径在0.7cm-1.5cm,无病虫害、机械损伤的充分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在第一次扦插前14~20日,加强管理,使其光照、水肥充足,并在苗木基部5cm~10cm处进行环割,促进养分截留,提升枝条内营养物质含量;插穗剪下后,采用生根粉和杀菌剂浸泡插穗基部,插穗上保留4-6个芽,插穗长度在15cm-20cm左右;
2)插穗生叶前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凤阳山管理处,未经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凤阳山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1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亚胺泡沫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及产品
- 下一篇:一种侧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