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赫姆霍兹消声器、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40884.8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金则兵;田生虎;张帆;张雪燕;韩苗苗;刘晓莹;刘伟;何淑鹏;杨贝贝;徐德君;王文武;赵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F02M35/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 地址: | 5500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赫姆霍兹 消声器 方法 车辆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赫姆霍兹消声器、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该自适应赫姆霍兹消声器包括具有共振腔的壳体以及位于共振腔外且连通共振腔的连接管,还包括消声控制模块、调节机构和插入管;消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下的噪声检测结果和进气参数查询控制MAP表,得到与发动机实际工况对应的消声器调节指令;调节机构能够响应于消声器调节指令,调节插入管伸入共振腔的长度;插入管能够在调节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连接管沿长度方向移动;其中,调节机构与插入管驱动连接,插入管套设在连接管上。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具有变化频率的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赫姆霍兹消声器、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实际运行中,随着进气速度、进气量、进气温度、压力的变化,车辆进气系统的噪声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具有多种噪声频率。现有针对特定噪声频率的技术措施,主要依靠四分之一波长管和赫姆霍兹消声器。其中,赫姆霍兹消声器对于消除特定频率噪声是目前必不可少的,其消声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插入管管长,二是插入管横截面积与主管横截面积的比,三是消声腔体积,当赫姆霍兹消声器的结构确定后,对应的特定噪声频率就固定了,也就是说,该赫姆霍兹消声器只能消除单一频率的噪声。现有的常用措施是用多个插入管的措施来有选择的消除几个固定的噪声频率,无法适应工况变化带来的噪声频率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结合了赫姆霍兹消声器与插入管长度强相关的特点,设计出一种自适应赫姆霍兹消声器,通过调节插入到共振腔中管的长度来主动适应不同工况进气状态变化,不同工况下,进气量、温度、压力发生变化,需要消除的特定噪声频率也发生变化,通过标定可制定调节尺寸的控制策略,使得一个消声器就能消除任何特定噪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自适应赫姆霍兹消声器,包括具有共振腔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共振腔外且连通所述共振腔的连接管,还包括消声控制模块、调节机构和插入管;
所述消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下的噪声检测结果和进气参数查询控制MAP表,得到与所述发动机实际工况对应的消声器调节指令;所述调节机构能够响应于所述消声器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插入管伸入所述共振腔的长度;所述插入管能够在所述调节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连接管沿长度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插入管驱动连接,所述插入管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消声控制模块包括:
频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噪声检测结果确定需要消除的噪声频率;
频率-长度转化模块,用于依据赫姆霍兹公式将所述需要消除的噪声频率转化为所述插入管进入所述共振腔的长度值;
长度-MAP表转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插入管进入所述共振腔的长度值和所述进气参数查询所述控制MAP表,得到所述消声器调节指令;所述控制MAP表包括所述进气参数与所述需要消除的噪声频率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参数包括进气质量流量值和温度压力值,所述自适应赫姆霍兹消声器还包括噪声传感器、质量流量计和温度压力传感器;
所述噪声传感器用于检测并向所述消声控制模块发送所述噪声检测结果,所述质量流量计用于检测并向所述消声控制模块发送所述进气质量流量值,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并向所述消声控制模块发送所述进气温度压力值。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管的长度与所述共振腔的尺寸和/或所述共振腔的布置空间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插入管驱动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基于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自适应赫姆霍兹消声器的自适应赫姆霍兹消声方法,包括:
消声控制模块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下的噪声检测结果和进气参数查询控制MAP表,得到与所述发动机实际工况对应的消声器调节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08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