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制定株行距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0568.0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7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徐富贤;熊洪;蒋鹏;郭晓艺;周兴兵;刘茂;朱永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机收蓄留 再生 制定 行距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制定株行距配置方法,采用栽插三行,预留两行机械行走的宽窄式栽插法进行水稻秧苗移栽。栽插三行的行距30cm,株距15‑20cm。预留两行机械行走行,行距55‑65cm。收割机机型选用履带宽35‑50cm,轨距110‑130cm的通用联合收割机。本发明创造性提出“栽三留二”宽窄式栽插法大幅度减少机收对再生稻桩的碾压损失;将水稻群体生长需求与机械化作业相结合,大幅度提高了机收蓄留再生稻产量水平。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大幅度减少机收对再生稻桩的碾压损失,头季稻产量无显著差异,再生稻产量提高2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制定株行距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稻田间群体都可根据整齐度分为有序和无序两类。近年来,抛秩和直播技术等无序栽插群体的发展,大大的节省劳动力。但是,有序群体仍是主流的栽插方式。栽插密度可分为制定株行距配置的方式(手栽稻和机插稻)和无序的栽插方式(抛秩和直播)。在水稻生产中,不同的田间配置对产量潜力的发挥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行距、株距不仅直接影响种植密度,也直接影响微气候环境,从而影响水稻产量。合理的株行距配置能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减少个体间的差异,形成丰产群体。此外,还要方便水稻收获、施肥治虫等田间操作。目前中稻-再生稻生产上的栽植株行距配置方式很多,但主要以等行距(行距30cm)和宽窄行(宽行:窄行=1.5:1)栽植为主,栽植密度1万穴/亩-1.5万穴亩。在目前的株行距配置方式下,通用联合收割机机收头季稻对再生稻稻桩的碾压损失大,碾压损失率超过60%,严重影响再生稻的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中稻-再生稻生产上的栽植株行距配置方式通用联合收割机机收头季稻对再生稻稻桩的碾压损失大,碾压损失率超过60%,再生稻产量低,严重影响中稻-再生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和示范验证,才能形成水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制定株行距配置方法。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有利于降低水稻机收头季稻对再生稻的碾压损失,提高机收蓄留再生稻产量,对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制定株行距配置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制定株行距配置方法,所述水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制定株行距配置方法采用栽插三行,预留两行机械行走的宽窄式栽插法进行水稻秧苗移栽。
进一步,所述栽插三行的行距30cm,株距15-20cm。
进一步,所述预留两行机械行走行,行距55-65cm。
进一步,所述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制定株行距配置方法的收割机机型选用履带宽35-50cm,轨距110-130cm的通用联合收割机。
进一步,所述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制定株行距配置方法的机械收割:机收头季稻时收割机行走于预留行。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创造性提出“栽三留二”宽窄式栽插法大幅度减少机收对再生稻桩的碾压损失;将水稻群体生长需求与机械化作业相结合,大幅度提高了机收蓄留再生稻产量水平。本发明减少了机收对再生稻稻桩的碾压,保证了头季稻产量的同时增加再生稻产量。
本发明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基地应用20亩,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大幅度减少机收对再生稻桩的碾压损失,头季稻产量无显著差异,再生稻产量提高23.0%(见表1)。
表1“栽三留二”宽窄式栽插法与现有技术机收条件下水稻产量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0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构件检测辅助定位装置及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医用的自动变位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