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锰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0415.6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7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董雄文;姚金华;伍伟青;杨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G45/10;C01C1/02;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湖南科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3 | 代理人: | 黄美成 |
地址: | 554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锰氨氮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锰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涉及锰化工行业废水处理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锰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首选加入碳酸盐初步除锰,以减轻后续工序的处理负荷,然后加入氢氧化钙,进行深度除锰,并除去其他金属离子、硫酸根,再加入解析剂,除去滤液中剩余钙离子,解决氨氮处理时的钙镁堵塞设备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曝气吹脱+负压脱氨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脱氨处理,最终使得出水中氨氮含量、锰含量低于排放标准《GB 31573‑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废水可达标排放或返回生产系统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锰化工行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锰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锰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冶金、化工、电子、电池、农业、医学等领域。锰资源广泛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全球陆地锰资源储量约为5.7亿吨,海洋锰结核资源储量约为30000亿吨以上。
据统计,我国年开采锰矿1000万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在锰矿的深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锰氨氮废水,这类废水水质复杂,含有大量的锰离子、硫酸盐、氨氮等污染物质,还含有少量的镁、钙、铁、铬、铜、镍、锌等金属离子,如不及时处理可能渗漏至外环境,严重危害了周边环境的水质,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同时,我国锰矿资源储量平均品位偏低,富锰矿储量比例低于10%,如何对含锰氨氮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回收含锰氨氮废水中的有价资源,成为了目前锰化工行业的技术难题。
专利CN 201811567067.8公开了一种降低含锰废水中氨氮、钙、镁离子含量的资源化处理方法,采用Mn(H2PO4)2·2H2O作为沉淀剂,H2PO4-电离出HPO42-和PO43-,可以与含锰废水中的NH4+、Mg2+生成鸟粪石沉淀;然后加入MnSO4,促进CaSO4沉淀的形成;再将含锰废水通过沸石、麦饭石、煤渣、蛭石、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将剩余的NH4+吸附收集,最终获得硫酸锰固体,但是没有实现对氨氮的回收利用。
专利CN 201911334057.4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先调节废水调节池内锂电池工业废水的pH值,使氨氮转化为游离氨,从脱氨塔下部通入高温蒸汽,使脱氨废水与高温蒸汽在介质中进行汽液接触,氨氮废水中的分离出的游离氨与高温蒸汽形成含氨蒸汽从塔顶排出,而已分离后的氨氮废水则从塔底排出,在微负压操作下控制冷凝氨气浓度生成浓氨水;在反应桶中加碱液调节氨氮废水pH值,再加入絮凝剂PAM和助凝剂PAC,将氨氮废水输入到换热器中预热后进入降膜蒸发器和强制循环蒸发器中依次进行蒸发;虽然该专利处理和回收效率高,能耗和运行成本低,而且可减少废水排放,但是不能实现对锰资源的回收利用,且无法解决氨氮去除过程中钙镁易堵塞设备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从含锰氨氮废水中同步回收锰、氨氮资源,以及氨氮去除过程中钙镁易堵塞设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锰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锰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含锰氨氮废水中加入碳酸盐,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盐沉淀,固液分离后,沉淀回收利用,滤液进入下一工序;
(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钙,生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硫酸钙沉淀,同时通入空气进行曝气吹脱,使部分游离氨分离,收集得到含氨气体,固液分离后,沉淀回收利用,滤液进入下一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0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