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8945.7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夕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德美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B24B55/0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和聚龙 |
地址: | 233020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前置 打磨 熄火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包括箱体、水箱、吸热组件、冷却组件和循环水泵;吸热组件的第一吸热缓冲室和第二吸热缓冲室通过若干吸热管连通,第一吸热缓冲室设有进水口,第二吸热缓冲室设有出水口;冷却组件的第一冷却缓冲室和第二冷却缓冲室通过若干冷却管连通,第一冷却缓冲室设有进水口,第二冷却缓冲室设有出水口;吸热组件、冷却组件和水箱依次连通,箱体两侧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高温空气依次经过进风口、吸热管之间的间隙及出风口构成吸热通道。本发明对打磨后的烟尘进行冷却,采用闭路水循环和热交换组件,水资源运行成本很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杜绝后道除尘设备滤芯发生自燃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打磨行业中,有金属和非金属行业之分,特别是金属打磨行业打磨出 来的烟尘对车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危害。 在我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很多打磨行业都纷纷购置了除尘设备,车间环境 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人身健康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然而在一些特殊场合, 打磨出来的烟尘含有金属火花和高温空气,一般的除尘设备很难满足,往往 会出现除尘设备内部滤芯自燃和失火现象,严重威胁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镁铝合金打磨行业,有些采用水槽降温除尘方法,但上述方法存在安 全隐患:一方面打磨后的高温铝镁合金粉末遇见水会起化学反应,在水中产 生大量的热,同时产生大量的氢气,这些氢气如果在通风不好的厂房内易燃 易爆,另一方面耗费很多水资源,另外沉淀在水槽里的铝镁沉淀杂物像泥巴 一样会造成二次污染和人工清理,再者此类降温除尘方法会产生很多湿气, 削弱了滤芯过滤效果,缩短了滤芯保养周期,缩短了滤芯寿命,运行成本较 高。由此可见,亟需一种在除尘工序之前的预先让高温尘埃空气冷却降温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干式除尘 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该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置可以将高温打磨 尘埃和热空气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尘埃和热空气符合后续设备除尘的要求, 不会导致后续除尘设备滤芯自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式除尘前置打磨熄火冷却装 置;
包括箱体、水箱、吸热组件、冷却组件和循环水泵;
水箱、吸热组件、冷却组件和循环水泵都布置在箱体内,所述吸热组件 包括第一吸热缓冲室、第二吸热缓冲室和若干吸热管,第一吸热缓冲室和第 二吸热缓冲室内设有冷却介质流过的空腔,第一吸热缓冲室和第二吸热缓冲 室间隔布置,第一吸热缓冲室的空腔和第二吸热缓冲室的空腔之间通过若干 吸热管连通,第一吸热缓冲室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进水口,第二吸热缓 冲室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出水口;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冷却缓冲室、第二冷却缓冲室和若干冷却管,第 一冷却缓冲室和第二冷却缓冲室内设有冷却介质流过的空腔,第一冷却缓冲 室和第二冷却缓冲室间隔布置,第一冷却缓冲室的空腔和第二冷却缓冲室的 空腔之间通过若干冷却管连通,第一冷却缓冲室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进 水口,第二冷却缓冲室设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出水口;
水箱内部设有存储冷却介质的储液腔,水箱的上部侧壁设有进水口,水 箱的下部侧壁设有出水口;
冷却组件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 路与吸热组件的进水孔连接,吸热组件的出水孔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 路连接,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冷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
箱体两侧侧壁分别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界打磨后的高温尘埃空气依 次经过进风口、吸热组件的若干吸热管之间的间隙及出风口构成对高温尘埃 空气降温的吸热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德美过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德美过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