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颅脑CT检查时防设备污染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7724.8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7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丁长青;王雪璐;孙迎迎;丁爱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长青 |
主分类号: | A42B1/04 | 分类号: | A42B1/04;A42B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颅脑 ct 检查 设备 污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颅脑CT检查时防设备污染的装置,属于设备防污染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防污壳,所述防污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防污壳的相对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防污壳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底板,且两个底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该用于颅脑CT检查时防设备污染的装置,通过设置防污壳、第二弹簧、限位槽和限位槽,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方便的将防污壳佩戴在患者的头部,且不易出现掉落的情况,当需要取下时,只需向右拨动拨块即可,使得医务人员可以快速将防污壳取下,方便了医务人员进行清理,不易残留患者携带的病毒,降低了因难以清理而残留病毒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备防污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颅脑CT检查时防设备污染的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开放性颅脑损伤、头皮外伤伴出血、各种原因所致颅内高压易于呕吐,某些醉酒患者也常在检查过程中呕吐,这些污染物蕴含着患者身体内携带大病毒,甚至部分患者体内具有传染性疾病的病毒会漏入机架内难以清洗,容易造成医生和其余患者同样感染病毒,且清洗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颅脑CT检查时防设备污染的装置,解决了由于检测时患者常常因身体不适出现呕吐的情况,甚至部分患者呕吐物内具有传染性疾病的病毒,这些病毒会漏入机架内难以清洗,容易造成医生和其余患者同样感染病毒,且清洗难度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颅脑CT检查时防设备污染的装置,包括防污壳,所述防污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防污壳的相对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防污壳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底板,且两个底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两个所述防污壳的背面分别与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壳的背面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开设在滑孔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正面的一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表面与卡杆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卡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两个旋转机构分别与第二固定壳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相对面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壳内壁的背面通过销轴与第二弹性装置正面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卡杆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卡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开设在第一固定壳的背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块的背面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卡杆的背面设置有卡槽,两个所述防污壳的正面均设置有防护褶,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下表面均开设有CT卡槽,且两个防污壳均设置为硅胶防污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橡胶板的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二伸缩杆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卡杆的正面和第二固定壳内壁的背面活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长青,未经丁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7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