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敏捷卫星单轨多点目标立体成像任务规划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37177.3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7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沈欣;李仕学;许俊飞;张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N3/006;G01S19/39;G01S19/53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严彦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敏捷 卫星 单轨 多点 目标 立体 成像 任务 规划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敏捷卫星单轨多点目标立体成像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有n个点目标,求出每个点目标的成像时间窗口;
步骤2,建立多点目标立体成像任务规划数学模型,将点目标的两次观测时刻作为决策变量,成像时间窗口、立体交会角、姿态机动速度为约束条件,观测点数最多、完成成像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
步骤3,还原数学模型中决策变量的时序关系,对n个点目标两次成像的2n时刻进行排序;
步骤4,计算步骤3中对每个点目标两次观测对应的俯仰角和滚动角;
步骤5,计算两次连续观测的间隙卫星绕俯仰轴、滚动轴的机动角;
步骤6,采用有向图方法,确定观测方案可连续实施观测的次数和观测时序;
步骤7,采用交会角条件作为判据,对步骤6中得到的观测点时序进行立体观测判断,得到可形成立体观测的点目标数量;
步骤8,采用PSO优化算法求解数学模型,得到单轨多点目标立体成像任务规划方案,实现覆盖最多点目标的立体观测;
步骤2中,多点目标立体成像任务规划数学模型形式化表达为:
Maximize:f(x1,x2,...,x2n)
Ifcount(x1,x2,...,x2n)count(x1′,x2′,...,x2n')
thenf(x1,x2,...,x2n)f(x1',x2',...,x2n')
elseif
count(x1,x2,...,x2n)=count(x1',x2',...,x2n')time(x1,x2,...,x2n)time(x1',x2',...,x2n')
thenf(x1,x2,...,x2n)f(x1',x2',...,x2n')
Subjecttoxi∈[si,ei]
θmin≤θi≤θmax
其模型中,点目标个数为n,点目标任务集合为P={p1,p2,...,pn},其中p1,p2,...,pn分别为第1个点目标、第2个点目标...第n个点目标的成像任务;
模型的决策变量为成像时刻集合x={x1,x2,...,x2n},其中x1,x2,...,x2n用于表示n个点目标相应的2n个观测时刻,目标函数需要取得最大值,x1′,x2′,...,x2n′用于表示n个点目标相应的2n个观测时刻另一方案;
模型的目标函数抽象为逻辑表达式f(x1,x2,…,x2n),其涵盖两个指标:立体观测点数count(x1,x2,…,x2n)和完成成像时间time(x1,x2,…,x2n);
模型的约束条件主要包括:
1)成像时间窗口约束,要求xi∈[si,ei],即成像时刻必须在对应点的成像时间窗口内,si、ei分别为第i个目标的成像时间窗口的起止时间;
2)立体观测条件约束,要求θmin≤θi≤θmax,θi为对第i个点目标两次观测形成的交会角,θmin和θmax为给定交会角上下界;
3)姿态机动速度,要求要求卫星连续实施量测点目标观测的时间差,必须大于以卫星平均角速度机动时时间消耗,其中Δti,j为卫星连续实施量测观测的时间差,Δωi,j分别为卫星两次观测的俯仰角、侧摆角变化量,分别为卫星绕俯仰轴、侧摆轴机动的平均角速度;
步骤6中,所述采用有向图方法,确定观测方案可连续实施观测的次数和观测时序,包括如下操作,
首先进行姿态约束无向图型结构构建,实现方式如下,
(1)将各点目标的成像时刻排序,确定点目标的观测大致顺序,并计算出相邻点目标成像时刻之差;
(2)计算两两点目标之间的姿态机动调整时间,若小于对应成像时刻之差,则两点目标的公有顶点值为1,否则为0;
(3)若点目标之间的公有顶点值确定完毕,则姿态约束无向图型结构完成构建;
然后进行姿态约束有向图型结构构建,实现方式如下,
(1)确定点目标姿态约束无向图型结构之后,进行分块定向,分块定向规则为:初始点目标与其他点目标之间的公有顶点为块I,其他点目标之间公有顶点为块II;块内的方向为由下至上,块之间的方向为由上至下;
(2)若点目标的公有顶点均定向完毕,则姿态约束有向图型结构完成构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71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