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微生物发酵复合肥料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7010.7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殷正蕊;孙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湛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23/06;F26B25/00;F26B25/04;B07B1/28;B07B1/42;B07B1/46;C05G1/00;C05G3/00;C05G5/12;C05G5/3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鲁超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微生物 发酵 复合肥料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微生物发酵复合肥料生产装置,包括筛选桶,筛选桶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烘干箱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烘干箱内部固定定位后延伸至烘干箱的内部,传动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片。该土壤微生物发酵复合肥料生产装置,达到了通过本机构实现对湿颗粒物料干燥效率高,及对湿颗粒物料进行充分干燥,设置第一保温层起到对碳纤维加热管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避免出现热损失的作用,同时,对干燥后的干颗粒物料进行分级精准筛选,筛选效率高,以及对筛选的干颗粒物料质量进行保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微生物发酵复合肥料生产装置,尤其涉及复合肥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肥料是由化学方法或(和)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磷、钾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也可以根据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来理解,一种物理混合法生产出来的叫复混肥,其作用是满足不同生产条件下农业需要的多种养分的综合需要和平衡。大量用于现代农业。
土壤微生物发酵复合肥料的生产工序有微机控制自动配料装置、高效混合装置、超微粉碎装置、多元混合菌剂复配装置、造粒装置、干燥装置、筛分装置、粉碎装置、喷涂冷却装置和包膜及定量自动分装机,现有的土壤微生物发酵复合肥料在生产过程中,复合肥料在经造粒装置造粒后,从造粒机流出的湿颗粒物料需要进入干燥装置内干燥,但现有的干燥装置不仅对造粒机流出的湿颗粒物料干燥效率低,无法对造粒机流出的湿颗粒物料进行充分干燥,而且,现有的干燥装置保温性较差,造成了干燥装置在进行干燥时易出现大量的热损失,同时,现有经干燥装置干燥后的干颗粒物料需要进入筛分装置进行筛分,合格颗粒物料再经喷涂冷却装置冷却后经包膜及定量自动分装机进行定量包装入库,细颗粒物料返回造粒装置重新造粒,大颗粒物料经粉碎装置破碎后返回筛分装置,但现有的筛分装置只能对经干燥装置干燥后的干颗粒物料进行粗略筛分,无法对干颗粒物料进行精准筛分,效率低,以及也无法对筛分的干颗粒物料质量进行保证。
由此,提出了一种土壤微生物发酵复合肥料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土壤微生物发酵复合肥料生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土壤微生物发酵复合肥料生产装置,包括筛选桶,所述筛选桶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烘干箱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烘干箱内部固定定位后延伸至烘干箱的内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片,所述烘干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干燥机构,且加热干燥机构包括有加热箱,所述烘干箱的上表面与加热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位于烘干箱的右侧,所述加热箱的内底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酚醛保温隔板,所述加热箱的四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酚醛泡沫,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内底壁固定粘接有第一导热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箱对酚醛保温隔板起到固定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碳纤维加热管,所述酚醛保温隔板的左侧表面固定连通有超导热管,所述碳纤维加热管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保温层起到对碳纤维加热管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避免出现热损失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超导热管位于碳纤维加热管的上方,所述超导热管的内壁固定粘接有第二导热层,所述超导热管的一端内壁贯通并延伸至酚醛保温隔板的右侧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导热层便于将碳纤维加热管工作产生的热量热传导进超导热管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湛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湛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7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遥控器控制家用电器的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温控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