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吡咯/二氧化锰-亚甲基蓝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36817.9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8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贝;王琦;沈腊珍;董川;双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1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福增 |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二氧化锰 甲基 纳米 复合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聚吡咯/二氧化锰-亚甲基蓝纳米复合粒子在制备针对癌细胞的光热和光动力联合治疗材料中的应用,所述的聚吡咯/二氧化锰-亚甲基蓝纳米复合粒子通过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聚吡咯纳米粒子:将聚乙烯醇13000-23000溶于二次水中,在70-80℃范围内搅拌40-50分钟;待溶液降至室温后,加入FeCl3•6H2O,平衡搅拌1-1.5小时;然后加入吡咯单体,3-5℃范围内搅拌3.5-4.5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并用热的二次水重复冲洗3-5次,冷冻干燥备用,其中聚乙烯醇13000-23000:二次水:FeCl3•6H2O:吡咯单体=1.5-1.6 g:18-20 mL:1.2-1.3 g:120-140 μL;
(2)制备聚吡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粒子:按聚吡咯纳米粒子:二次水=15-20 mg:8 mL,将步骤(1)制备的聚吡咯纳米粒子加入二次水中超声分散1-1.5小时,待用;将5-12.5 mg高锰酸钾于12 mL二次水中,溶解后逐滴加入到上述分散好的聚吡咯纳米粒子中,搅拌,反应5-15分钟,用二次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冲洗3-5次,干燥,得到聚吡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粒子;
(3)制备聚吡咯/二氧化锰-亚甲基蓝纳米复合粒子:称取上述制备的聚吡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粒子3-5 mg于15-20 mL二次水中,加入0.3-0.5mg亚甲基蓝,室温下搅拌20-24小时,离心冲洗后得到聚吡咯/二氧化锰-亚甲基蓝纳米复合粒子;
所述步骤(1)中的吡咯单体在反应前需要进行减压蒸馏纯化;
所述步骤(1)中热的二次水的温度为75-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8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