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枝环割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6666.7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肖维强;赖多;匡石兹;邵雪花;刘传和;贺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00 | 分类号: | A01G3/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吴族平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枝 割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枝环割刀,包括支撑杆、第一环刀、第二环刀、拉绳和转动调节机构;支撑杆为中空结构,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固定座,支撑杆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手柄;第一环刀和第二环刀转动连接,第一环刀和第二环刀之间能够进行离合运动,第一环刀上设有外延块,外延块往远离第一环刀凹位的方向延伸,外延块与拉绳的一端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杆与手柄连接,手柄用于通过拉绳拉动第一环刀移向第二环刀;第二环刀转动连接于固定座上,转动调节机构与第二环刀连接,转动调节机构用于控制第二环刀相对于固定座进行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所以工作人员便可在无需利用梯子的情况下对果枝进行环割,不但提高效率,也降低了潜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管理领域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高枝环割刀。
背景技术
在果树栽培管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环割刀对果树进行环割处理,来抑制其营养生长,生产上有采用对树干环割的,也有对枝条进行环割的,由于枝条均处于较高的位置,所以需要工作人员架设梯子登高后才可进行环割处理,此操作方式不但麻烦,而且也容易出现工作人员从梯子掉落的情况,为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潜在危险,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枝环割刀,以解决现有环割刀必须配合梯子使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枝环割刀,包括支撑杆、第一环刀、第二环刀、拉绳和转动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支撑杆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所述第一环刀和所述第二环刀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环刀和所述第二环刀之间能够进行离合运动,所述第一环刀上设有外延块,所述外延块往远离所述第一环刀凹位的方向延伸,所述外延块与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手柄用于通过所述拉绳拉动所述第一环刀移向所述第二环刀;所述第二环刀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转动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环刀连接,所述转动调节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环刀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进行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调节机构包括信号发送器、控制电路和电机;所述信号发送器设于所述手柄或所述支撑杆邻近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环刀的转动中心连接;所述信号发送器用于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第二环刀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送器为旋钮信号发送器,所述旋钮信号发送器的转动方向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环刀的转动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牵动绳和第二牵动绳;所述第二环刀远离自身转动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二环刀靠近所述第一环刀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一牵动绳连接,所述第一牵动绳用于拉动所述第二环刀往靠近所述第一环刀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二环刀远离所述第一环刀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二牵动绳连接,所述第二牵动绳用于拉动所述第二环刀往远离所述第一环刀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一牵动绳和所述第二牵动绳均往所述手柄所在处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枝环割刀还包括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所述第一定位套设于所述支撑杆或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定位套置于所述第二环刀往靠近所述第一环刀方向转动的一侧,所述第一牵动绳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套;所述第二定位套设于所述支撑杆或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定位套置于所述第二环刀往远离所述第一环刀方向转动的一侧,所述第二牵动绳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套为多个,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套在所述支撑杆上间隔排列布置,所述第一牵动绳穿过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套;所述第二定位套为多个,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套在所述支撑杆上间隔排列布置,所述第二牵动绳穿过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