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6539.7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4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宋维相;杨步雷;赵先明;韦明志;姚孟林;杨永彬;刘小成;张启卫;彭步平;安光文;徐韦洪;李贵汶;朱国飞;王琴;何珍;张燕;施辉朝;米林;徐虎;罗进峰;崔俊新;陈剑;杨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磷磷石膏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贵州开磷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30 | 分类号: | C04B28/30;C04B22/06;C04B20/02;B33Y70/10;B33Y80/00;B33Y10/00;C04B24/08;B28B1/00;B28B11/24;F24D19/00 |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 地址: | 5511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石膏 基地 模块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光催化剂1-6份、聚羧酸类表面活性2-5份、半水石膏63-68份、聚苯颗粒21-45份、粘结剂9-17份、储能导热剂4-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为稀土铒复合氧化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为:将Er2O3粉末溶解在质量浓度20-30%的柠檬酸溶液中,于50-60℃加热搅拌,直至溶液呈黏稠状时,加入氧化锌后,放入超声仪中超声分散30min,将得到的分散液放到电热干燥箱内加热干燥,并将其研磨成粉末状;所述柠檬酸与Er2+的摩尔比为(0.2-0.5):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类表面活性剂,其支链为聚氧乙烯基醚,主链为聚羧酸,分子量为30000-80000;酸醚的摩尔比为5-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由以下原料制成:玉米淀粉6-9份、氯化镁3-7份、油酸钠1-2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导热剂由月桂酸、硬脂酸熔融共混形成的共晶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导热剂中月桂酸、硬脂酸的质量比(0.7-1.4):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产品的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处理,再建立3D打印程序并设定相关参数;
(2)根据建立的3D打印程序,将石膏基地暖模块第一层料浆送入与打印喷头连通的进料体系中,将石膏基地暖模块第二层料浆送入与打印料斗连通的进料体系中进行逐层打印,得到模型胚体;所述石膏基地暖模块第一层料浆和第二层料浆均是取1/2原料混合后与水配制成粘度为0.3-0.5Pa·s;
(3)将所述模型胚体进行微波烘烤,得地暖模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混合,其步骤为:
①取粘结剂在温度为50-60℃条件下动态搅拌4-8min,备用;
②取半水石膏,向其中依次加入聚羧酸类表面活性剂、聚苯颗粒混合均匀后,以1-3℃/min速率升温至65-75℃,并保温混合3-5min,冷却至室温,研磨至过200目筛;
③将步骤①的粘结剂、步骤②所得物、光催化剂与储能导热剂混合均匀,即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3D打印石膏基地暖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烘烤的功率为300-50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磷磷石膏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贵州开磷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开磷磷石膏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贵州开磷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5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水池低水位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冲孔切割机构的食品批发包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