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胎架基准线控制船体分段尺寸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5827.0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路永超;王鑫;邓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73/10 | 分类号: | B63B73/10;B63B73/6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张文玄;周涛 |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基准线 控制 船体 分段 尺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胎架基准线控制船体分段尺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胎架周围地面的预埋铁上,用全站仪开角尺线;组成船体分段的基面板材在胎架上铺板时,使得基面板材的板边距离预埋铁上的角尺线预定距离;用马板将基面板材固定在胎架上;船体分段大组立,通过反射片模式在全站仪中确定角尺线上样冲点的位置,建立测量用的坐标系;用全站仪测量出船体分段上管理点距离角尺线的距离;根据测量出的距离修正船体分段。本发明使用胎架基准线,用全站仪测量船体分段管理点,现场直接计算出误差数据,现场作业人员可以及时根据偏差数据进行修正,保证了分段一次合格率,减少了分段制造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胎架基准线控制船体分段尺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在建造过程中,特别是在船体制造过程中,船体分段划分越来越大,部分分段也越来越复杂,现场分段装配人员制作分段将变得更复杂,分段精度问题也难以控制,往往需要精度管理部多次测量,现场反复修正才能达到精度要求合格的分段,严重拉长船坞周期,亟需找到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改变这一状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胎架基准线控制船体分段尺寸的方法,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能够使用胎架基准线,用全站仪测量船体分段管理点,现场直接计算出误差数据,现场作业人员可以及时根据偏差数据进行修正,保证了分段一次合格率,减少了分段制造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胎架基准线控制船体分段尺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胎架周围地面的预埋铁上,用全站仪开角尺线;组成船体分段的基面板材在胎架上铺板时,使得基面板材的板边距离预埋铁上的角尺线预定距离;用马板将基面板材固定在胎架上;船体分段大组立,通过反射片模式在全站仪中确定角尺线上样冲点的位置,建立测量用的坐标系;用全站仪测量出船体分段上管理点距离角尺线的距离;根据测量出的距离修正船体分段。
优选地,所述角尺线两头均敲好样冲点。
优选地,所述基面板材的板边距离预埋铁上的角尺线误差小于正负2mm。
优选地,所述角尺线包括:首尾基准线和与之垂直的半宽方向基准线。
优选地,所述船体分段大组立包括:基面板材的一侧连接曲面状的外板;基面板材的另一侧连接平面状的纵向板材。
优选地,所述管理点包括:所述外板和所述纵向板材的顶部各3个均匀分布的点;在全站仪架设一侧可见的所述外板和/或纵向板材与基面板材的连接点。
优选地,所述预定距离为Nmm,N为大于0的整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全站仪在胎架周围地面的预埋铁上开角尺线,船体铺设板材阶段,使船体分段基面主板距离两条基准线有固定数值,在船体分段大组立结束之后,再利用全站仪测量两条基准线上的样冲点位置,建立坐标系,然后继续测量船体分段上的管理点位置,通过全站仪机载软件计算管理点与理论设计数据的误差,将数据及时反馈给现场作业人员,从而达到船体分段一次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胎架与角尺线的示意图。
图2是船体分段大组立后的管理点示意图,其中A-I为9个管理点标示。
预埋铁1,首尾基准线2,胎架3,半宽方向基准线4,基面板材5,外板6,管理点7,纵向板材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5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