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结铁氧体磁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5157.2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3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慧明 |
| 主分类号: | H01F1/113 | 分类号: | H01F1/113;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铁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结铁氧体磁粉及其制备方法,磁粉包括第一磁粉和第二磁粉,第一磁粉和第二磁粉的混合比例为1:2‑3;所述第一磁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氧化铬、纳米钴、氧化钼、第一粘结剂,余量为铁红;所述第二磁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氧化镍、镁、纳米氧化铜、第二粘结剂、改性剂,余量为铁红。在本发明中,磁粉包括铁‑钴‑钼和铜‑镍‑铁两种类的材料,都是以铁基为基础,加上各自组合成分形成具有磁性的物质,两种类的磁性材料能够相互协同,降低磁性材料各向异性、沿着磁场方向的磁偶极矩增加,并可以产生较大的剩磁,且磁性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粘结铁氧体磁粉,还涉及一种 粘结铁氧体磁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红是铁氧体行业生产用量极大的主要原料,占软磁铁氧体原料的70%左 右,占永磁铁氧体原料的85%左右,为了得到高性能粘结磁粉,现有工艺一般 采用纯度高、氯含量低(小于0.5wt%)的铁红作为原料生产磁粉。目前,为了提 高永磁铁氧体的综合磁性能或者提高某些方面的特性性能,主要采用的解决办 法是通过改善用来制备永磁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组分以及相应的比重,或者改良 制备永磁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生产工艺。中国发明专利201410077393.6(公告日 2015年10月14日)公开了一种高磁能永磁铁氧体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三 氧化二铁100-120份、氧化镧2-4份、二氧化硅16-23份、氧化钡0.5-1.5份、 氧化锶0.2-0.8份、碳酸钙15-25份和硬脂酸镁3-9份;以及制备工艺:(1)将 三氧化二铁、氧化镧、氧化钡和氧化锶按照比例在空气下进行预烧,预烧温度为 1200-1300℃,待原料自然冷却后进行粗破碎;(2)将粗破碎后的原料与二氧化硅、 碳酸钙和硬脂酸镁混合后,加入混合物总重1-2倍的水和混合物总重3-6倍的钢 球,采用球磨机磨至浆料粒度为0.5-1.0μm;(3)将浆料进行脱水处理,之后在 压力为20MPa的条件下压制成型,同时添加5000-8000A/m的取向磁场,得到生 坯;(4)将生坯在氧气条件下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2001300℃,保持2-3h,随 后自然降温得到铁氧体材料。制备出的高磁能永磁铁氧体材料,在剩磁、内禀矫 顽力及最大磁能积等参数指标明显高于普通的铁氧体材料,提高了整体磁性能。所以,改善用来制备永磁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组分和制备工艺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 人员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磁性材料稳定性差、内部均匀性差,容易引起应力 或应变诱发的转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结铁氧体磁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粘结铁氧体磁粉,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第一 磁粉和第二磁粉,第一磁粉和第二磁粉的混合比例为1:2-3;所述第一磁粉按 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1.0~3.0%的氧化铬、7.0~8.0%的纳米钴、 2.5~6.0%的氧化钼、1.0~2.0%的第一粘结剂,余量为铁红;所述第二磁粉按照质 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4.0~6.0%的氧化镍、1.5~2.0%的镁、5.0~8.0%的纳 米氧化铜、1.0~2.0%的第二粘结剂、0.1~0.3%的改性剂,余量为铁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粉还包括质量百分比为4.0~7.0%的稀土材 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结剂包括硬脂酸镁、硼化物、碳氮化物和聚 酰胺树脂,其按照质量分数计为:30~40%硬脂酸镁、12~15%硼化物、30~40%碳氮 化物和15~20%聚酰胺树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剂包括硬脂酸镁、改性有机硅树脂、氮化 物和双酚A树脂,其按照质量分数计为:30~40%硬脂酸镁、12~15%碳化物、30~40% 氮化物和15~20%双酚A树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膨胀石墨和硬脂酸锌,其按 照质量分数计为:70.0~80.0%聚乙二醇、10.0~20.0%膨胀石墨和5.0~10.0%硬脂 酸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慧明,未经陈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5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