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褪色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4966.1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叶锐;张路;卢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27/16;C09D7/61;C09D7/63;C09D7/65;C09D5/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褪色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涂料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褪色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防褪色涂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氨酯树脂100~120份、聚偏二氟乙烯乳液60~80份、纳米氧化锌15~25份、茶水40~55份、植物复合提取物20~25份、着色颜料30~50份、聚丙烯酸钠10~20份、氯化钙0.5~1.5份、助剂20~24份、植物油5~9份和水70~80份;本发明的防褪色涂料耐候性好、保色性好,使得涂料不易褪色,特别是改变了目前外墙涂料耐侯性差、易褪色的缺点,使用范围广、维护简单;聚丙烯酸钠的加入使得着色颜料粒子被包裹在凝胶中,保护着色颜料粒子,从而获得高保色性能;茶水的加入使得茶水中的生物碱和多元酚类能有效固色,增强抗氧化性,从而进一步避免着色颜料褪色,提高保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褪色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墙涂料具有装饰、保护建筑等功能,涂饰物质表面,能改变其颜色、花纹、光泽、质感等,提高物体的美观价值。但现有技术中的外墙涂料耐侯性差,在风吹日晒的岁月中容易褪色,影响美观。涂料常常会暴晒在烈日底下,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高分子树脂的分子链逐渐断裂,使得涂料涂层表面产生微细裂纹,颜料裸露出来,遇到外力作用时容易掉落,从而造成褪色现象,此外,颜料也容易被紫外线降解,颜料氧化进而发生褪色现象,色泽度降低,影响外墙装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褪色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涂料耐候性好、保色性好,不易褪色。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褪色涂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氨酯树脂100~120份、聚偏二氟乙烯乳液60~80份、纳米氧化锌15~25份、茶水40~55份、植物复合提取物20~25份、着色颜料30~50份、聚丙烯酸钠10~20份、氯化钙0.5~1.5份、助剂20~24份、植物油5~9份和水70~80份。
进一步地,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氨酯树脂115份、聚偏二氟乙烯乳液65份、纳米氧化锌20份、茶水48份、植物复合提取物22份、着色颜料32份、聚丙烯酸钠16份、氯化钙0.9份、助剂24份、植物油7份和水78份。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由成膜助剂、消泡剂、分散剂与流平剂按照质量比1:1:1:1组成,所述成膜助剂为二丙二醇丁醚,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所述流平剂为聚丙烯酸丁酯,分散剂为聚乙烯蜡。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复合提取物为黄岑提取物与芦荟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褪色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称取如下重量的原料:聚氨酯树脂100~120份、聚偏二氟乙烯乳液60~80份、纳米氧化锌15~25份、茶水40~55份、植物复合提取物20~25份、着色颜料30~50份、聚丙烯酸钠10~20份、氯化钙0.5~1.5份、助剂20~24份、植物油5~9份和水70~80份;
2)取聚丙烯酸钠、氯化钙、纳米氧化锌与着色颜料加入到30~40份的水中,得到混合物A;
3)取聚氨酯树脂、聚偏二氟乙烯乳液与植物复合提取物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物A中,混匀,在950~1000rmp搅拌条件下搅拌分散40~50min,得到混合物B;
4)向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B中加入茶水、植物油、助剂与剩余的水,混匀,在700~820rpm搅拌条件下搅拌分散30~35min,得到防褪色涂料。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茶水的制备方法为:向茶叶中加入茶叶质量6倍的水,进行蒸煮,达到沸腾后,自然冷却,过滤得到茶水。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植物复合提取物为黄岑提取物与芦荟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混匀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