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网络数据安全交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34945.X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8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钏涛;漆振飞;吕垚;郭威;和悦;杭菲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杨浩林 |
| 地址: | 650217***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ebservice 网络 数据 安全 交换 方法 | ||
1.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网络数据安全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网闸将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进行逻辑隔离;
S2:采用http协议在网闸上配置数据交换通道;
S3:设定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在数据交换通道上进行数据交换;
S4:在进行数据交换后的网闸前置前串接过滤网关;
S5:利用过滤网关对外部网络发往内部网络的数据进行过滤,完成网络数据的安全交换;
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利用过滤网关从网卡获取外部网络发往内部网络的数据包;
S52:通过解析数据包,判断网络协议是否为http协议,若是则进入步骤S53,否则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
S53:解析SOAP协议中的XML文件,获取请求接口名;
S54:检查请求接口名是否在接口白名单中,若是则进入步骤S55,否则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
S55:检查解析后XML文件的接口参数格式是否符合接口白名单的接口参数格式,若是则进入步骤S56,否则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
S56:检查XML格式攻击,完成网络数据安全交换;
所述步骤S54中,接口白名单由网络管理员预先根据Webservice接口的WSDL文件进行配置,并存储于数据库中;若请求接口名不在接口白名单中,则丢弃该数据包,返回外部网络客户端tcp reset包,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
所述步骤S55中,接口参数格式由网络管理员预先根据Webservice接口的WSDL文件进行配置,并存储于数据库中;若XML文件的接口参数格式不符合接口白名单的接口参数格式,则丢弃该数据包,返回外部网络客户端tcp reset包,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
所述步骤S56包括以下子步骤:
S561:检查解析后XML文件的接口参数中是否含有SQL注入攻击代码,若是则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否则进入步骤S562;
S562:检查解析后XML文件的接口参数中是否含有XML注入攻击代码,若是则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否则进入步骤S563;
S563:检查解析后XML文件的接口参数中是否含有注入命令,若是则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否则进入步骤S564;
S564:检查解析后XML文件的输入参数是否含有DOS攻击,若是则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否则进入步骤S565;
S565:检查解析后XML文件的检测接口参数中是否含有“.\”字样的文件路径,若是则进入步骤S566,否则进入步骤S567;
S566:判断解析后XML文件的文件路径中是否含有系统敏感文件路径,若是则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否则进入步骤S567;
S567:过滤敏感文件读取攻击和文件上传攻击,阻止非法请求并报审计,完成网络数据安全交换;
所述步骤S561中,SQL注入攻击代码包括非法单引号和含有非数字内容的数字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ebservice的网络数据安全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外部网络仅允许通过Webservice的接口形式与内部网络在数据交换通道上进行数据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ebservice的网络数据安全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2中,若网络协议不是http协议,则丢弃该数据包,返回外部网络客户端tcp reset包,结束网络数据安全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9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