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34396.6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邹洪亮;李亚亮;刘超;杨成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日高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8/30 | 分类号: | F24F8/30;F24F8/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王路遥 |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 ||
本申请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罩壳,设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高压离子模块,设置于罩壳内部,被配置为对气流进行杀菌。本申请通过在外壳内设置净化装置,并在净化装置内设置高压离子模块,使气流进入外壳内部以后,通过气流入口进入净化装置。在经过高压离子模块时,通过高压离子模块的放电作用,进行杀毒灭菌,然后从气流出口流出净化装置,进而排放至空气净化器外部,提升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市场上有很多的空气净化器,其具备的功能主要是分离空气中的微粒、细菌等。目前,空气净化器中通常设置负离子模块,通过负离子将细微颗粒物凝聚沉降。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空气净化器仅能分离空气中的微粒、细菌等物质,不能杀灭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空气净化器无法杀灭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有限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罩壳,设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高压离子模块,设置于罩壳内部,被配置为对气流进行杀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外壳内设置净化装置,并在净化装置内设置高压离子模块,使气流进入外壳内部以后,通过气流入口进入净化装置。在经过高压离子模块时,通过高压离子模块的放电作用,进行杀毒灭菌,然后从气流出口流出净化装置,进而排放至空气净化器外部,提升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气净化器去掉部分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气净化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净化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净化装置去掉部分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净化装置、固定座和离心风扇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气净化器去掉部分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外壳;11、第二空间;12、出风口;13、进风口;14、开关;20、净化装置;21、罩壳;210、第一半壳;211、第二半壳;212、第一端面;213、第二端面;2130、卡件;22、高压离子模块;220、放电离子管;221、高压包;222、连接管;23、气流入口;231、第一入口;232、第二入口;233、第三入口;234、进气端盖;235、支架;241、第一出口;243、第三出口;244、出气端盖;25、负离子模块;250、负离子发生器;251、导电棒;26、第一空间;27、控制板;30、离心风扇;40、固定座;401、第一通道;402、第二通道;403、凹槽;50、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日高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日高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