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3307.6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郑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康佰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1B32/348;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活性炭 复合材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涉及净化材料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石墨,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石墨和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0~30):100,反应完全后得氧化石墨烯/浓硫酸分散液;步骤二,取10~40重量份的糖类粉体与5~20重量份的水以及10~20重量份的过氧化钠混合均匀,加入到步骤一中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浓硫酸分散液中,不断搅拌,得到粘稠糊状物;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粘稠糊状物脱水,随后将产品于900~950℃煅烧4~10h;冷却后将产品洗涤至中性即可得到石墨烯/活性炭复合吸附剂,本发明具有产出的石墨烯/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具有极高的孔隙率、极高的比表面积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自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K·海姆(AndreK.Geim)等在2004年制备出石墨烯材料以来,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质,石墨烯材料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单层石墨烯具有许多迷人的性能,例如:(1)高强度,杨氏模量,断裂强度;(2)高热导率;(3)高导电性、高载流子传输率;(4)高比表面积。
其中,超高的比表面积使得其在吸附材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组装方法制备的石墨烯气凝胶具有互通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大,是目前石墨烯吸附材料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其力学性能差,结构难保持,因此其难以单独用作吸附材料。
而活性炭是目前最常用的吸附材料,其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吸附性能,并且耐酸碱性好。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试图将活性炭和石墨烯复合。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723723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以传统木质或者秸秆活性炭为原料,匹配特定参数石墨烯,在去离子水溶液中高温活化,再经过过滤、烘干后得到石墨烯改性活性炭。此石墨烯改性活性炭的质量比电容达290F/g以上,体积比电容达185F/cm2,适用于制作的超级电容器。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118874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质量分数计将45~90%生物质、5~50%碳氮化合物和5~10%含过渡金属化合物混合均匀;混合的原料在300~500℃加热2~5h,得到灰色、结构蓬松的块状材料;将块状材料在600~900℃保护气体氛围中加热5~60min,得到活性炭/石墨烯复合物。此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复合电极材料的要求,适用于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活性炭/石墨烯复合物,其存在如下缺陷:在将活性炭与石墨烯复合后能够达到的比表面积最高仅能达到2000m2/g,无法进一步提升其比表面积。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具有产出的石墨烯/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具有极高的孔隙率、极高的比表面积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10~30重量份的石墨,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石墨和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0~30):100,反应完全后得氧化石墨烯/浓硫酸分散液;
步骤二,取10~40重量份的糖类粉体与5~20重量份的水以及10~20重量份的过氧化钠混合均匀,加入到步骤一中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浓硫酸分散液中,不断搅拌,得到粘稠糊状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康佰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康佰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3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