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接铜排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3306.1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付林;汤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405;H05K7/20;B60R16/02;B60L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杨小鑫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接铜排,所述转接铜排包括绝缘座以及多个铜排,所述绝缘座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绝缘座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上侧和下侧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以固定安装所述转接铜排;多个所述铜排嵌设于所述绝缘座内,每相邻两个所述铜排之间呈绝缘设置,每一所述铜排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且每一所述铜排的连接部均外露于所述绝缘座的上侧;其中,所述绝缘座的下侧设置有导热层,且所述导热层与每一所述铜排接触。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绝缘座的下侧设置与所述铜排直接接触的导热层,改善了转接铜排的散热性能,有助于避免转接铜排在使用过程中因过热失控而导致的功率受限、热管理系统故障甚至起火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接铜排。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控制器之间通过电路连接,驱动电机控制器向驱动电机输入电流(例如三相电流),以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发动汽车,涉及到的电路就由相应的电器元件连接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控制器,使其形成回路。
目前常用的连接有高压线缆连接和铜排连接两种,其中,高压线缆连接一般用于分体式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控制器,随着电驱动系统集成化的提高,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控制器之间的距离很近,高压回路从壳体内部穿过,从而逐渐用转接铜排或转接铜排类似结构取代了外部高压线缆连接方式。但是铜排连接存在因铜排结构长时间工作会发热,造成铜排温度上升,温度过高会导致驱动电机功率受限或出现其它故障,因此需要对铜排结构的散热性能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转接铜排,旨在改善转接铜排的散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转接铜排,包括:
绝缘座,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绝缘座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上侧和下侧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以固定安装所述转接铜排;以及,
多个铜排,嵌设于所述绝缘座内,每相邻两个所述铜排之间呈绝缘设置,每一所述铜排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且每一所述铜排的连接部均外露于所述绝缘座的上侧;
其中,所述绝缘座的下侧设置有导热层,且所述导热层与每一所述铜排接触。
可选地,所述绝缘座的下侧开设有多个贯通至所述铜排的填充槽,且多个所述填充槽内均对应填充有导热胶。
可选地,每一所述铜排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以对应形成所述连接部;
所述转接铜排还包括多个螺母,多个所述螺母嵌设于所述绝缘座内,且对应分设于每一所述连接孔的下方,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螺母的螺纹孔连通设置。
可选地,所述转接铜排还包括多个支撑套,多个所述支撑套嵌设于所述绝缘座内,且每一所述支撑套开设有通孔,以形成所述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支撑套为钢套。
可选地,每相邻两个所述铜排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绝缘座一体成型于多个所述铜排的外围且填充所述间隙。
可选地,在每相邻两个所述铜排的连接部之间的间隙处,所述绝缘座向上凸设形成有挡块。
可选地,每一所述铜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所述铜排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所述铜排朝向同一侧呈弯曲设置,以使得多个所述铜排的第一连接部所处的直线与多个所述铜排的第二连接部所处的直线呈交叉设置。
可选地,所述铜排设置有三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3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发电车
- 下一篇:摄像机稳定装置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