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传染病房的医疗废物无害化集成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1679.5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靳登超;鲍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A61L11/00;A61L2/07;A61L2/04;A61L2/12;A61L2/26;A61L2/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传染 病房 医疗 废物 无害化 集成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传染病房的医疗废物无害化集成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破碎机、综合灭菌装置、回流水罐、生物过滤器、高压引风机和螺旋出料器。综合灭菌装置用于对破碎后的医疗废物进行微波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以及干燥等一系列处理,回流水罐的出水口与综合灭菌装置连通以实现对医疗废物的加湿,回流水罐经过生物过滤器连接高压引风机,在高压引风机的作用下,将综合灭菌装置内的蒸汽和其他气体经回流水罐和生物过滤器再从高压引风机的排气口排出;螺旋出料器用于将处理后的固体医疗废物排出。整个系统能够方便的布置在传染病房中或病房外;处理时,室内负压进料,室外负压无害出料,实现了传染病房内医疗废物的及时就地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传染病房的医疗废物无害化集成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医疗废物是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我国每年产生的医疗废物约81万吨,由各地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集中处理具有责任明确、专业性强的优点,但是在处理前需对各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包装、消毒、装车、运输、称重、卸载、暂存等。复杂的操作环节不仅增加了作业中的感染风险和运输费用,也由于处置不及时而带来了隐患。
医疗废物感染性最强的阶段是产生后的一日之内,就地处理医疗废物可以及时控制传染源,降低传染风险,同时也能减轻疫情期间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的负担。开发适用于传染病房的小型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在病房内就地杀灭医疗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对于防范疫情扩展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生产的用于集中处理模式的医废处理系统,由于处理能力大,配套装置复杂,不适用于传染性病房的现有动力条件和空间条件。在传染性病房内仅以电力为动力而且作业空间狭小的客观条件下,针对传染性强、含水量较低的物料特点,如何实现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达到灭菌达标、不产生废水及恶臭气体,是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传染病房的医疗废物无害化集成处理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在传染病房内医疗废物“产生-处理”及时对接的同时,又具有动力单一、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传染病房的医疗废物无害化集成处理系统,包括破碎机、综合灭菌装置、回流水罐、生物过滤器、高压引风机和螺旋出料器;
所述综合灭菌装置的进料口与破碎机的出料口连通,综合灭菌装置包括一横向设置的筒状外壳,在外壳内横向设置有螺旋送料器,外壳前端顶部设置进料口,尾端底部设置出料口,由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在外壳上依次设置有喷水口、微波发生器、加热单元和蒸汽出口,所述喷水口用于向综合灭菌装置内部喷入水分对医疗废物进行加湿,所述微波发生器用于对综合灭菌装置内医疗废物进行微波照射以进行湿热灭菌和微波灭菌,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对综合灭菌装置内医疗废物进行加热以进行干热灭菌和干燥;所述蒸汽出口用于将综合灭菌装置内产生的蒸汽排出;
所述回流水罐的罐体上设置有蒸汽进口、出水口、进风口、补水口,回流水罐的蒸汽进口与综合灭菌装置的蒸汽出口通过管路连通,回流水罐的出水口与综合灭菌装置的喷水口通过管路连通,回流水罐的顶部罐口经过生物过滤器连接高压引风机的进气口,在高压引风机的作用下,使回流水罐内产生负压,负压传导至综合灭菌装置内,进而将综合灭菌装置内的蒸汽和其他气体经回流水罐和生物过滤器再从高压引风机的排气口排出;
所述螺旋出料器的进料口与综合灭菌装置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将综合灭菌装置处理后的固体医疗废物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破碎机采用剪切式破碎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回流水罐顶部还设置有活性炭层,用于除去恶臭气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1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收纳功能城际列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地层可造斜性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