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业务混合接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0425.1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3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倪文娟;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孟欢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混合 接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业务混合接入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识别接收到的信元数据包所属的业务类型,并提取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小化承载颗粒;采取与所述业务类型相对应的映射方式,将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小化承载颗粒映射为光通路传送单元OTUk,以送往光传送网OTN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业务混合接入方法及装置,通过识别接入的业务类型,采用该业务类型的最小化承载颗粒进行调度,调度结果直接映射到OTUk接口,简化了网络层次,减少了网络时延,且调度过程适配各类业务接入场景,灵活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业务混合接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设备中,对于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和其它业务接入OTN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通过恒定比特率(Constant Bit Rate,CBR)映射入光通道净荷单元OPUk中,例如:CBR2G5-2488320kbit/s±20ppm的定比特率信号,如STM-16,CBR10G-9953280kbit/s±20ppm的定比特率信号,如STM-64,CBR40G-39813120kbit/s±20ppm的定比特率信号,如STM-256,映射可以采用异步方式和比特同步方式进行。
第二种是通过异步传输方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信号映射入OPUk,具体的是通过将ATM信元复用成与OPUk净荷容量匹配的固定比特流映射到OPUk中,在复用中通过插入空闲信元或丢掉信元来调整速率。
第三种是通用成帧规程(General Framing Procedure,GFP)帧信号映射入OPUk,具体的是通过在打包阶段插入空闲帧来达到与OPUk相匹配的连续比特流,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扰码。
但上述三种现有技术提供的方式都是直接将业务信号映射到OPUk,再传送到OTN网络进行传输,通过对OPUk的调度来实现业务交叉调度,最小的调度颗粒是OPU0。但这种方式对于低速率的业务接入会存在带宽利用率低和调度不灵活的问题。例如:SDH业务STM-4(622Mbps)通过AMP映射到OPU0(1.25Gbps),基于OPU0进行调度,带宽利用率就降低了一半。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多业务混合接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多业务混合接入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业务混合接入方法,包括:
识别接收到的信元数据包所属的业务类型,并提取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小化承载颗粒;
采取与所述业务类型相对应的映射方式,将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小化承载颗粒映射为光通路传送单元OTUk,以送往光传送网OTN中。
其中,在所述识别接收到的信元数据包所属的业务类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统一的信元封装格式,将所有业务信号以所述业务信号对应业务类型包含的最小化承载颗粒包封为所述信元数据包。
其中,在所述基于预设统一的信元封装格式,将所有业务信号以所述业务信号对应业务类型包含的最小化承载颗粒包封为所述信元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有信元数据包添加所述信元数据包所属业务类型的预设帧头。
其中,所述识别接收到的信元数据包所属的业务类型,包括:
识别接收到的信元数据包的预设帧头,以确定所述信元数据包所属的业务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