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0317.4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关晴光;耿丽鑫;邹萍;范玉奇;邢跃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涑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哈尔滨全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6/891 | 分类号: | A61K6/891;A61K6/838;A61K6/76;A61K6/65;A61K6/60;A61K6/1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赵君 |
地址: | 641330 四川省资***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酸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磷酸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口腔粘结技术领域。本发明是由磷酸、气相二氧化硅、甘油、十二醇醚硫酸钠、聚乙二醇、亚甲基蓝、纯化水制成,其重量份数分别为350~380份的磷酸、100~250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0~250份的甘油、10~50份的十二醇醚硫酸钠、20~50份的聚乙二醇、0.01~1份的亚甲基蓝、250~400份的纯化水。本发明为非流淌胶体,能够放置在预涂布的位置,使用时搅动所述的一种磷酸酸蚀剂,可降低其粘稠度,以便均匀涂布,使用后搅动胶体可降低其稠度,利于冲洗,无残留,在临床的使用,材料的粘稠度合适,以及呈现蓝色使得它在牙釉质面上容易识别,操作更加容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粘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齿主要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四部分。牙釉质主要由约97%质量分数的无机矿物质(主要是羟基磷灰石)、2%的水和1%的微量有机质组成。结构上牙釉质由釉柱和柱间质构成。在口腔中,釉质表面通常呈现非极性,表面能较低,不利于粘接。牙本质主要由约70%质量分数的无机矿物质(主要是羟基磷灰石)、18%的蛋白质、10%的水和1.5%的微量有机质组成。结构上牙本质由小管及小管内的造牙本质细胞突起、管周及管间牙本质构成。牙体预备时,由于车针的高速切割和挤压,牙本质表面易形成厚1~8μm玷污层,不利于牙本质的粘接。
当口内修复或正畸治疗时,传统的以制备窝洞固位型提高修复体固位力的方法,已逐渐被粘接技术取代,减少了对牙体硬组织的切削制备要求。最大限度保存健康牙体组织,提高修复体与牙齿硬组织的结合强度,改善两者结合界面的密合性,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为了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除选用粘接剂外,对于牙体表面的预处理也非常的重要。利用酸蚀剂的腐蚀性对牙体、金属、陶瓷等修复体表面进行处理,以去除污染层、粗糙表面、提高其表面性能。
目前牙科用磷酸酸蚀剂对牙釉质表面进行酸蚀处理,可清除釉质表面的涎液沉积物、菌斑及其他附着物,使表面羟基磷灰石矿物质不均匀脱矿,形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表面结构。这种结构不但增加了粘接的表面积,而且能够使粘接剂与釉质间形成微机械嵌合作用,产生牢固的结合力。牙科用磷酸酸蚀剂的浓度、酸蚀时间、牙体的耐酸蚀性等因素均影响酸蚀效果。通常来说,37%的磷酸酸蚀剂酸蚀时间为15~30s,酸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去除多余的酸及脱矿物质,再吹气15~30s,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再涂布预处理剂或粘接剂。但市售的磷酸酸蚀剂存在结块、定型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应用方便、流动性好的一种磷酸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磷酸酸蚀剂,所述的磷酸酸蚀剂主要是由磷酸、气相二氧化硅、甘油、十二醇醚硫酸钠、聚乙二醇、亚甲基蓝、纯化水制成,其重量份数分别为350~380份的磷酸、100~250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0~250份的甘油、10~50份的十二醇醚硫酸钠、20~50份的聚乙二醇、0.01~1份的亚甲基蓝、250~400份的纯化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磷酸酸蚀剂,所述的磷酸酸蚀剂中的气相二氧化硅平均原生粒径为7~40nm,聚集体粒径为200~300nm,比表面积200m2/g,SiO2含量≥99.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磷酸酸蚀剂,所述的磷酸酸蚀剂中磷酸的重量份数为350份、气相二氧化硅的重量份数为100份、甘油的重量份数为100份、十二醇醚硫酸钠的重量份数为10份、聚乙二醇的重量份数为20份、亚甲基蓝的重量份数为0.01份、纯化水的重量份数为250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磷酸酸蚀剂,所述的磷酸酸蚀剂中磷酸的重量份数为380份、气相二氧化硅的重量份数为250份、甘油的重量份数为250份、十二醇醚硫酸钠的重量份数为50份、聚乙二醇的重量份数为50份、亚甲基蓝的重量份数为1份、纯化水的重量份数为4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涑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哈尔滨全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涑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哈尔滨全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