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9374.0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炯;S·萨迪亚;董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3 | 分类号: | C12N5/073;C12N5/0775;A61K35/28;A61P17/02;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建珍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间充质 干细胞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及其应用。该述间充质干细胞群表达表面蛋白CD54、CD140a和SSEA‑4。申请人意外地发现,同时表达CD54、CD140a和SSEA‑4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损伤修复能力。使用这类间充质干细胞群用于增殖扩增制备MSCs产品可以有效保证制得的产品具有较为稳定的高组织损伤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中胚层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抗炎、营养作用及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在适宜的微环境里具有向血管、脂肪、神经、软骨、骨等多个胚层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与胎盘干细胞及其他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如血液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相比,MSCs具有易获得、易培养、低免疫原性、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并可在微环境诱导下归巢到损伤部位并分化为特异的组织细胞,参与组织修复、易被外源基因转染并长期表达等优点。MSCs存在于人体多处组织与器官的间质中,如骨髓、脐血、脐带和脂肪组织等,已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及器官移植等领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既往研究证明MSCs具有组织损伤修复活性,目前国际上已批准多个MSCs治疗组织损伤和炎症的产品,有超过800多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尽管如此,MSCs的制备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研究发现,使用MSCs移植治疗组织损伤时,单次移植细胞数量要达到109这一数量级才能有效发挥治疗作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现有的医药级MSCs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进行多代次MSCs的增殖扩增,制备周期较长,成本高。但不同个体来源的MSCs有很大差异,其损伤修复活性也大不相同,这些差异最终可能会导致经历长周期制备得到的MSCs产品的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组织损伤修复活性的间充质干细胞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较高组织损伤修复活性的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及其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群,该述间充质干细胞群表达表面蛋白CD54、CD140a和SSEA-4。
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群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申请人意外地发现,同时表达CD54、CD140a和SSEA-4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损伤修复能力。使用这类间充质干细胞群用于增殖扩增制备MSCs产品可以有效保证制得的产品具有较为稳定的高组织损伤修复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间充质干细胞群,该间充质干细胞群中,大于20%的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54、CD140a和SSEA-4。间充质干细胞群的组织损伤修复活性与上述三种表面蛋白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间充质干细胞群中有超过20%的间充质干细胞表达上述三种表面蛋白时,这些间充质干细胞群能够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组织损伤修复效果。在MSCs产品的制备流程中,将从组织中分离出的MSCs通过上述表面蛋白表达情况的检测,筛选出具有组织损伤修复活性高的MSCs用于后续的增殖扩增,从而降低批间差异,有效提高MSCs产品的效价。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间充质干细胞群,该间充质干细胞群中,大于40%的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54、CD140a和SSEA-4。当间充质干细胞群中有超过40%的间充质干细胞表达上述三种表面蛋白时,其具有优异的增殖能力和促血管生成能力等,因而可以极为高效地用于组织损伤修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间充质干细胞群,该间充质干细胞群分离自脐带、脐血、胎盘、骨髓、脂肪组织中的任一种。分离自不同部位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活性特别是组织损伤修复活性有较大差异,而具有表达上述表面蛋白的间充质干细胞尽管来源部位不同,但都能够表现出较好的组织损伤修复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9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