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形成具有多重带隙周期复合结构的超胞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9300.7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3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万水;周鹏;王潇;符俊冬;年玉泽;李夏元;程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00 | 分类号: | G10K11/00;G10K1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成 具有 多重 周期 复合 结构 超胞元 | ||
1.一种可形成具有多重带隙周期复合结构的超胞元,其特征在于,该超胞元包括基体(1),以及周期性布置在基体上的散射体振子(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形成具有多重带隙周期复合结构的超胞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体振子(2)形状是圆柱体、长方体或者正多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形成具有多重带隙周期复合结构的超胞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体振子(2)分为嵌入型振子(2-1)和凸起型振子(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形成具有多重带隙周期复合结构的超胞元,其特征在于,凸起型振子(2-2)又分为凸起型振子A(2-2-1)和凸起型振子B(2-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形成具有多重带隙周期复合结构的超胞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体振子(2)是单组元或者二组元,凸起型振子(2-2)在基体(1)上布置方式是单侧凸起型或者双侧凸起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形成具有多重带隙周期复合结构的超胞元,其特征在于,同一类凸起型振子(2-2)的形状、组元数量、布置方式、大小和材料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形成具有多重带隙周期复合结构的超胞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型振子(2-2)为二组元时,内层振子和外层振子的半径或者边长相等,高度相等或不等。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形成具有多重带隙周期复合结构的超胞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型振子A(2-2-1)与凸起型振子B(2-2-2)的形状、组元数量、布置方式、大小和材料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不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形成具有多重带隙周期复合结构的超胞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型振子(2-1)、凸起型振子A(2-2-1)以及凸起型振子B(2-2-2)的数量相等或者不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93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