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旋变过渡轴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9121.3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0 | 分类号: | H02K7/00;H02K16/00;H02K1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旋变 过渡 连接 结构 | ||
一种双旋变过渡轴连接结构,包括变桨电机主轴、第一旋变转子、第二旋变转子和过渡轴,该过渡轴包括锁紧段与同轴设置的螺杆段、第一径向定位段和第二径向定位段。过渡轴在第二径向定位段一侧的端部还开设有一沿轴向的螺孔,该螺孔与变桨电机主轴同轴设置;螺孔和螺杆段的螺纹旋转方式相同。锁紧段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个锁紧平台。该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与螺孔配合设置的固定螺杆,以及螺纹套接在该固定螺杆外周的旋变转子压板。在装配状态下,螺杆段与变桨电机主轴的一端部螺纹连接,螺孔分别与固定螺杆和旋变转子压板螺纹连接。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双旋变结构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旋变过渡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风电系统中,变桨控制是通过调节桨叶的节距角,改变气流对桨叶的攻角,进而控制风轮捕获的气动转矩和气动功率。稳定的变桨控制已成为当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风力发电中应用最多的变桨电机为永磁变桨电机,人们对其控制精度及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永磁变桨电机的旋转变压器安装精度,直接影响着永磁变桨电机控制的精度及可靠性。旋转变压器转子的结构及配合作为旋转变压器安装的一部分,对旋转变压器的安装精度具有直接影响, 特别是双旋转变压器的第二个旋转变压器的安装结构的设计。
现有技术中,对于永磁变桨电机的主流设计,多采用单旋转变压器的安装方式,而较少使用双旋转变压器方式。当前的双旋变结构一般使用一个长尾轴统一定位电机转子和两个同样的旋变转子,这种结构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长尾轴结构在加工时容易变形,且振动幅度较大,影响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两个旋变统一定位后,无法实现第一个旋变转子的单独固定,这样就必须调旋变定子角度。然而,旋变定子引线方向若难以确定,则会导致引线固定困难;而且,因旋变定子固定采用多螺栓结构,固定压接中容易受力不平衡,旋变定子位置易出现窜动,从而增大旋变角度的误差,也会影响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双旋变过渡轴连接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双旋变轴结构的控制精度低和可靠性差问题是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旋变过渡轴连接结构,其目的针对变桨电机的双旋变结构,实现高控制精度和高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旋变过渡轴连接结构,包括变桨电机主轴以及与该变桨电机主轴同轴设置的第一旋变转子和第二旋变转子,其创新在于:还包括过渡轴,该过渡轴定位连接在所述变桨电机主轴的一端部,用以固定所述第一旋变转子和所述第二旋变转子。
所述过渡轴包括沿轴向依次定位连接的螺杆段、第一径向定位段、锁紧段和第二径向定位段,其中,所述螺杆段、第一径向定位段和第二径向定位段为旋转体结构,且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变桨电机主轴同轴设置;所述螺杆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径向定位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径向定位段和所述第二径向定位段的直径均小于所述锁紧段的直径。
所述过渡轴在第二径向定位段一侧的端部还开设有一沿轴向的螺孔,该螺孔与所述变桨电机主轴同轴设置;所述螺孔和所述过渡轴的螺杆段的螺纹旋转方式相同;所述过渡轴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与所述螺孔配合设置的固定螺杆,以及螺纹套接在该固定螺杆外周的旋变转子压板。
所述锁紧段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个锁紧平台。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螺杆段与所述变桨电机主轴的一端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旋变转子的轴向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一径向定位段外周,而另一端套接在所述变桨电机主轴的连接螺杆段的端部,以令所述第一旋变转子与所述变桨电机主轴同轴设置;所述锁紧段在第一径向定位段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旋变转子对应的端面压接配合;所述第二旋变转子轴向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二径向定位段上,而另一端套接在所述旋变转子压板一端的外周;所述螺孔分别与所述固定螺杆和所述旋变转子压板螺纹连接;所述锁紧段在第二径向定位段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旋变转子对应的端面压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9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