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甜片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9119.6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7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邢以雷;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九源油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A23D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5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甜片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片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甜片油包含以下组分:油脂470~480重量份,糖分375~385重量份,炼乳48~52重量份,水77~83重量份。所述甜片油能够经受较长时间的高温或反复受热而能够长久保持感观特性以及酸价和过氧化值等。此外,所述甜片油制备方法工艺简捷,便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工业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甜片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包,是指以黑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盐、酵母等和面并制成面团坯料,然后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热制成的食品,面包的添加原料和制备工艺不同,制得的面包口感和营养价值不相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面包的各种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面包的种类逐渐多样化。为了提升面包的气味、口感、色泽以及营养价值等品质,人们尝试在面包中添加各种添加剂以达到上述效果,如甜片油等,其在面包烘焙过程中不会起酥,只会起层,能够较好地提升口感。
然而,面包是通过烘烤制成的,其在烤制过程中的温度最高可达200℃以上,这就需要面包中加入的甜片油在如此高温下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定性,不会发生热分解、热氧化等情形,造成风味劣化、酸败、营养价值下降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此外,甜片油由于属于高油高糖物质,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常规保存也较为不易。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在常温及高温下保持稳定,不易变质的甜片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甜片油,其能够长久保持感观特性以及酸价和过氧化值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甜片油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工艺简捷,便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甜片油,其包含以下组分: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甜片油包含以下组分:
在本发明中,所述甜片油(sweet slice oil)能够经受较长时间的高温或反复受热而保持原有风味和感观,不会出现色泽变深、黏度变稠、泡沫增加等现象,同时还能避免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明显下降。
在本发明中,所述油脂包括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其重量比可以为1.5:1至1:1.5,优选1.2:1至1:1.2,更优选1:1。所述油脂是由甘油与不同脂肪酸组成的酯,其能够提供细腻、润滑的口感和香醇的风味。
进一步地,所述动物油脂可以选自猪油、牛油、羊油、鱼油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牛油。所述动物油脂风味独特,且包含的饱和脂肪酸较多,能够提供较高的热量。所述植物油脂可以选自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棕榈油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棕榈油。再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油脂优选包含重量比为2:1~1:1,优选2:3的52度棕榈油和24度棕榈油。所述植物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溶点低,常温下呈液态,消化吸收率高,然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容易自动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并进而降解成挥发性醛、酮、酸的复杂混合物,产生特殊臭味,且碘值降低,酸值增高,即发生酸败现象,这是甜片油稳定性不高,保质期较短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本发明中,由于甜片油的各个组分的合理搭配,大幅度提高了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糖分包括果葡糖浆和白砂糖,其重量比可以为7:8至7:9。优选地,所述糖分可以包括175重量份的果葡糖浆和205.5重量份的白砂糖。所述果葡糖浆是由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其为无色黏稠状液体,主要由葡糖糖和果糖组成,甜味丰满、风味佳。所述白砂糖为含蔗糖95%以上的结晶体,甜味纯正,是最为常用的甜味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九源油脂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九源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9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罩加工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性漆漆雾凝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