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8194.0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谷彩平;黄俊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净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05F17/20;C05G3/00;C05G3/80;C12R1/10;C12R1/72;C12R1/865;C12R1/25;C12R1/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复合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肥料技术领域。该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10‑15份;产阮假丝酵母10‑15份;酿酒酵母10‑15份;植物乳杆菌15‑20份;嗜酸乳杆菌15‑20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改良修复土壤功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有机物料腐熟,提高作物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肥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用微生物菌剂是目标微生物经过工业化生产繁殖后加工制成,他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系根系微生物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通过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代谢活动,能够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农用微生物菌剂通常采用载体对有益菌进行吸附后制成固体菌剂,以减少水分含量使菌体休眠,延长菌剂的保存时间。常用的菌剂载体有沸石粉、膨润土、活性炭、硅藻土等,这些载体随着微生物肥料用到土壤中,对作物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且会增加土壤的板结;而有些载体可能不利于菌种本身的生长繁殖而导致菌种不能存活或有效活菌数下降。采用其他载体的菌剂,吸附效果较差,需要粘合剂将菌体粘附于载体表面,如水泥、环氧树脂、水玻璃等,增加成本,而且可能造成菌体释放量不足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改良修复土壤功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有机物料腐熟,提高作物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10-15份;产阮假丝酵母10-15份;酿酒酵母10-15份;植物乳杆菌15-20份;嗜酸乳杆菌15-20份。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10份;产阮假丝酵母10份;酿酒酵母10份;植物乳杆菌16份;嗜酸乳杆菌20份。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15份;产阮假丝酵母15份;酿酒酵母14份;植物乳杆菌18份;嗜酸乳杆菌19份。
其中,所述地衣芽孢杆菌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豆粕粉3.2%-4%;玉米面2.1%-3.1%;葡萄糖1.8%-2.3%;食用盐0.9%-1.2%;加入适量水。
其中,所述产阮假丝酵母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豆粕粉3.2%-4%;玉米面2.3%-3%;葡萄糖1.6%-2.5%;食用盐0.7%-1.1%;加入适量水。
其中,所述产酿酒酵母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豆粕粉3%-3.9%;玉米面2.1%-3.2%;葡萄糖1.7%-2.5%;食用盐0.7%-1.2%;加入适量水。
其中,所述植物乳杆菌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蛋白胨1.8-2.5%,酵母粉1-2%,葡萄糖2-4%,红糖3-4%,糖蜜2-3%,磷酸氢二钾0.2-0.7%,磷酸二氢钾0.2-0.7%;加入适量水。
其中,所述嗜酸乳杆菌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蛋白胨1.6-2.3%,酵母粉1-2%,葡萄糖2.5-3.5%,红糖3-4%,糖蜜2-3%,磷酸氢二钾0.2-0.7%,磷酸二氢钾0.2-0.6%;加入适量水。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地衣芽孢杆菌加入氢氧化钠条PH值到8.2-8.5,进行110-130度高温灭菌20-40min,冷却到35-40度,加入制备地衣芽孢杆菌所需菌种,培养20-30小时,待产孢率达到七成以上后停止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净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净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8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