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础与层间相结合的隔震体系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7676.4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义;束伟农;周忠发;张琳;王哲;秦凯;梁宸宇;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智嘉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2 | 代理人: | 姜劲;谷惠敏 |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相结合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础与层间相结合的隔震体系。本发明所提供的隔震体系,包括基础隔震层和层间隔震层,基础隔震层设于建筑的基础底板之上,层间隔震层设于与所述基础隔震层相同标高的楼层顶部。基础隔震支座和层间隔震支座在同一标高,保证了支座变形的协调性及同步性,适用于局部地下室的建筑和地下室层数不同的建筑,可以实现良好的隔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隔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础与层间相结合的隔震体系。
背景技术
隔震技术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达到减震目的,采用隔震技术后,建筑抗震性能显著提高,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防灾救灾建筑、学校建筑、重要基础设施建筑、住宅、办公等各类建筑。隔震层位置可设置于基础底板、地下室顶板、大底盘裙房顶等,图1、图2为常采用的隔震层位置。
隔震层设置于基础底板的隔震结构即为基础隔震(如图1),基础隔震的优点在于建筑的主要楼层均在隔震层以上,隔震层以上建筑的抗震性能均得到提高,同时竖向交通及设备管线无需穿越隔震层,避免设置软连接。对于有地下室的结构,基础隔震需要设置隔震沟,沟外做挡土墙等。
基础隔震主要适用于结构竖向比较规则的建筑,而对于竖向不规则建筑(如大底盘、大平台多塔楼结构、设置结构转换层的复杂高层建筑等)、地理位置特殊的建筑(如山坡上建造的建筑等)、以及需要保持建筑物原貌的旧有结构的加层建筑等,此时结构适合采用层间隔震,即将隔震层设置在楼层之间(如地下室顶板与首层底板之间、大底盘顶板与塔楼底板之间,等)(如图2)。
实际工程中,为满足功能要求,存在局部地下室或者地下室层数不同的建筑,此时常采用跨层隔震形式,即在局部地下室区域的隔震层也布置在基础底板位置(如图3),形成下隔震层,这样上下隔震层标高不一样,形成跨层隔震。对于跨层隔震,常由于局部地下室刚度及承载力不够,出现上、下隔震层支座变形不同步、振动特性复杂化的不利情况;且局部地下室的隔震层设置在基础底板,由于隔震缝的存在,局部地下室外侧挡土墙和地下室结构脱开,挡土墙不能和局部地下室的竖向构件共同作用抵抗土压力,造成挡土墙配筋大、经济性不好。
因此对于存在局部地下室或者地下室层数不同的建筑,当局部地下室或者地下室层数不同的区域,其抗侧刚度和承载力不足以保证上、下隔震层支座变形不同步,且难以加强时(如局部地下室区域为框架结构,框架梁柱截面限制、又无法设置剪力墙等抗侧构件),以上描述的基础隔震、层间隔震或跨层隔震均无法满足这类建筑隔震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础与层间相结合的隔震体系,有助于解决有局部地下室或者地下室层数不同的建筑隔震层布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础与层间相结合的隔震体系。
本发明所提供的隔震体系,包括基础隔震层和层间隔震层,其中:
基础隔震层设于建筑的基础底板之上;
层间隔震层设于与所述基础隔震层相同标高的楼层顶部。
所述基础隔震层包括基础隔震支座,所述层间隔震层包括层间隔震支座,所述基础隔震支座与所述层间隔震支座位于同一标高。
对于存在局部地下室的建筑,所述基础隔震层设于无地下室区域,所述层间隔震层设于地下室顶部。
所述基础隔震支座设于无地下室区域的基础底板上;所述层间隔震支座设于局部地下室的柱顶或剪力墙顶或顶板;所述基础隔震支座与所述层间隔震支座位于同一标高。
对于整栋建筑均有地下室,但不同区域地下室层数不同的建筑,所述基础隔震层设于地下室层数少的区域;所述层间隔震层设于地下室层数较多的区域。
所述基础隔震支座设于地下室层数少的区域的基础底板上;所述层间隔震层支座设于与所述基础隔震支座相同标高的地下室楼层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电池自维护功能的电梯应急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吊钩





